日前,基金2013年一季報披露完畢。數據顯示,2013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全行業資產管理規模較去年年末有所下滑,截至2013年3月31日,公募基金全行業資產管理凈值為2.77萬億元,較2012年末減少了216.96億元。基金份額合計3.05萬億份,較2012年末下降1031.75億份(圖)。其中,建信、大成、中銀成為一季度資產管理凈值縮水最大的三家基金公司,分別較2012年末減少382.18、276.06和197.54億元,合計減少855.78億元。而扣除上述三家公司,基金行業資產管理規模較2012年末則增加了638.82億元。
建信基金:固收類產品遭遇大額贖回
截至2013年一季度末,建信基金資產管理凈值為557.81億元。建信基金旗下的貨幣市場基金、理財產品以及純債基金遭遇大額贖回是導致公司資產管理凈值大幅縮水的主要原因。其中,建信純債C被凈贖回超過100億份,建信月盈安心理財A被凈贖回超過97億份,凈贖回率分別為78.83%和77.92%。而凈贖回率最高的產品是建信雙周安心理財B,凈贖回率高達94.22%。
遭遇如此窘況,一方面說明基金公司尤其是銀行系基金公司依然習慣依靠貨幣基金等短期固收類產品沖年末規模,另一方面表明短期理財產品的吸引力在下降。
受此影響,建信基金的規模排名由去年末的11名下滑至17名。
大成基金:“王灝”時代退出一線公司之列
大成基金曾經穩居國內十大基金管理公司之列,然而近些年來,公司退步十分明顯。尤其是近兩年重慶啤酒事件令公司遭受沉重打擊,品牌形象一蹶不振。2012年末,公司依靠貨幣基金沖規模勉強維持在十大基金公司之列,但隨著一季度大成貨幣基金、大成現金增利基金超200億份的凈贖回,資產管理凈值跌至700億元下方,排在上投摩根基金之后,在全部基金公司中位列第14位。
除了規模下滑外,大成基金業績也不盡如人意。今年一季度,大成基金旗下偏股型產品基金景宏、大成創新成長、大成價值增長、大成行業輪動、大成藍籌穩健等均為負收益,在同類基金中排名靠后。
可見,進入“王灝”時代的大成基金一直在走下坡路。盡管這家老牌基金管理公司一直試圖通過核心人員崗位調整來扭轉頹勢,卻收效甚微。而今年一季度規模數據表明,大成基金已經正式退出了一線基金公司的行列。
中銀基金:短期理財獨木難支
另一家一季度資產管理規模大幅下降的基金公司——中銀基金主要是短期理財產品出現大幅縮水。中銀理財14天、中銀理財7天、中銀理財60天、中銀理財30天等短期理財產品規模均出現大幅縮水,其中中銀理財14天B的縮水幅度最大,超過了100億。
自從李道濱出任中銀基金總經理后,業界對于這家發展緩慢的銀行系基金寄予厚望,李道濱也確實不負眾望,中銀基金在2012年末一舉躋身十大基金公司之列。然而,公司產品結構并不合理,過于依賴短期理財產品帶來的結果就是一季度公司規模大幅縮水。盡管規模仍排在行業第八位,但和第九、第十名的優勢已經大大減少。看來,短期理財終究是獨木難支,即使是銀行系基金公司,也不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