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場在2200點下方震蕩整理,2190點是我們重點需要觀察的位置,這個位置是1949點-2444點的回調半分位,在我們的認識中,它決定著趨勢,這也是多方不容有失的位置。盤中一度有輕微跌破,但最終還是被頑強收回,成交量始終放不大,說明拋壓已經有所減輕。
股市就是一個信心市場,市場情緒對趨勢的影響很大。而我們很遺憾地看到,不論是機構還是中小投資者,悲觀情緒明顯占據了上風,加上媒體的渲染,整體市場氣氛再度產生熊市的味道,這是很麻煩的事情。A股剛剛經歷了五年半熊市,行情剛現曙光,如果再度重回熊市,這是任何一個股市參與者不愿見到的事情。
自2月春節后上證指數從2444點調整至本周的2165點,最大調整幅度已經過半,最要命的是,在這個交易周的調整過程中,基本上是利空消息漫天飛,大大小小不下20個利空,黑天鵝基本上成為常態。投資者情緒遭到很大打擊確實可以理解,因為如此多的利空足以改變大多數人的預期,但我們看問題必須要看本質,否則我們會迷失掉,沒有本質因素的判斷,永遠看不清趨勢。
本輪行情的三大本質因素分別是:政策紅利(城鎮化)、全球范圍流動性泛濫和人民幣國際化。這是本輪行情的基礎,雖然有數不清的利空,但這三大基礎性因素并沒有實質性的改變,因此,我們不能因為利空的影響,情緒化地看待預期,更不能把短期悲觀長期化。
A股投資者之所以情緒波動很大,關鍵與股市的制度建設和發展背景有關,我們所看到的表象是牛短熊長、重融資輕回報。在政策預期極不穩定的背景下,無法保持合理的投資情緒。所以,到今天為止,中國股市還沒有真正的價格體系,股價基本靠博弈關系來維持,做空機制的推出以及大小非的減持,更讓這種博弈關系復雜化。所以,我一直在強調中國股市的價格體系的建立,一定不是現在的二級市場投資者,很可能是成熟市場投資者,而人民國際化為這種可能創造了條件。
本周兩件大事值得關注,首先是一季度經濟數據,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118855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7.7%,環比增長1.6%。7.7的水平明顯低于市場預期,結合環比指標看,市場對于弱復蘇的認識得到進一步強化。M2的數據首次突破100萬億,三月信貸數據超萬億,再度佐證了流動性泛濫的背景。中國經濟現在有兩個支點,一個是工業化、另一個是城鎮化,工業化在做減法,城鎮化在做加法。基于中國特殊的社會背景,我們無法采取硬著陸的方式去產能,這加大了經濟轉型的復雜程度,現在應該判斷的是,城鎮化所形成的加速度和工業化所形成的減速度,綜合作用對中國經濟所產生的影響。判斷上確實有點復雜,但有一點可以確定,經濟轉型的路徑已經完全排除了硬著陸,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是今年的全年的GDP水平,仍然會在8以上,去產能、產業升級的進程越順利,GDP的預期越低,反之,我們的預期會提高,這是我們有別于大多數研究機構的不同認識。如果我們單純從GDP的同比、環比指標來判斷市場的話,我們會陷入誤區。
雖然中國經濟有了新的引擎—城鎮化,但高速增長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必須關注GDP的增長質量。就像美國,經濟雖然出現復蘇,但也就是GDP不到兩個多百分點的增長,但企業盈利增速相當迅猛,這說明美國經濟的增長質量很好,美國股市創出歷史新高是可以理解的。
對于中國而言,由于GDP增長質量低下,企業盈利保持增長需要很高的GDP基數,一旦低于8的基數,很多行業、企業出現虧損,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中國經濟增長比美國高,我們還出現五年半的熊市。對于新一屆決策層而言,既然無法走出硬著陸的轉型路徑,就必須動態調整經濟運行節奏,如果經濟轉型進程順利,可以讓GDP低一點。如果轉型不順利,則必須保持GDP速度高一點,以保持企業基本盈利狀態。因此,我們不能因為一季度數據低于預期而過度悲觀,更不能將這種悲觀情緒長期化。
其次是大宗商品暴跌,以黃金、原油、銅為代表大宗商品價格出現暴跌,很多觀點認為,大宗商品的牛市已經結束,世紀熊市開始,這的確有點危言聳聽。我們在此簡單分析一下,第一,大宗商品的暴跌對中國經濟絕對是好消息,輸入性通脹風險消除后,財政、貨幣政策的空間大幅提升。同時,中國經濟處在轉型期,大宗商品暴跌對轉型絕對是好事。第二,對于大宗商品的趨勢,至少從階段性看肯定見頂了,但是否見所謂的世紀頂部,開啟長期熊市還很難說,金價短期內已經跌了三成,國內各大金店又現搶購潮,說明剛性需求在起作用,它會有效地抵抗黃金金融屬性所產生的風險。第三,能源價格決定可替代性,拿原油來說,之所以出現暴跌,源自于美國開發頁巖氣以及全球3D打印技術產業化的預期,加上新能源的推廣,能源革命所產生的效應,對傳統能源構成沖擊。但特別提醒大家的是,能源革命所產生的替代性,起決定性作用的是能源價格。
綜合上述,我們認為利空因素的消化已經進入最后階段,后市出現止跌回升的可能性較大,周五已經出現盤口異動。形勢上看,半分位是多方保持趨勢的最后防線,判斷上看被有效跌穿的可能性不大。雖然趨勢可能向上或向下,但應對策略上,我們建議2200點一線增倉。
增倉策略主要基于以下考慮,向上趨勢未改的話,增倉當然是最合理的策略。而如果半分位2190被有效擊穿,則階段性趨勢會受到破壞。但即使這樣,增倉策略都不吃虧,經驗上市場也將演繹二次沖頂的過程。這種情況下,在2200點一線逐漸增倉至七成是不差的策略選擇。當然我們認為趨勢改變是最悲觀的、小概率的事件。
最后說一下心態,雖然2月以來,大家經歷了太多利空打擊,但我們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易怒情緒,無論順境逆境,都要坦然處之。抱怨聲帶不來真正的安慰。下跌的過程也是我們經歷成長的過程,找對自己認可的邏輯,確定無誤后堅定面對。人的一生都在選擇,關鍵在于仔細分析自己的選擇路徑,制定合理的應對和應變方案,經驗證明,依照情緒面操作是沒有任何勝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