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盤方面,最為引人注目的是黃金和白銀的暴跌,甚至于也拖累了其它大宗商品的殺跌,如銅、原油等,而美國的股市在本周也是出現了溫和的調整,其中蘋果股價曾大幅殺跌。相對于國內的資源股,如有色金屬和煤炭,其應該是更多基于周期股的弱勢,如發電量的下滑以及經濟的疲軟,導致了周期性資源股的深幅調整,而這才是我們A股煤炭和有色的調整主因。
滬指方面,市場在周一就直接以跳空缺口跌破了市場之前最后同時也是最強的行情生命線:年線!滬指在年線被跳空缺口跌破了之后,并沒有出現加速暴跌,原因是之前市場已經進行了充分的調整了。雖然大盤本周內并未加速暴跌,但是其疲軟的走勢,依然非常令人擔心,市場目前就像在等待方向性的選擇,到底是向上反彈,還是向下加速下跌?周五市場走勢似乎已經給出了答案,關鍵還是要看4月份的最后一周進行市場走勢驗證。
不管如何,A股市場從春節后調整至今,已經開始準備要變盤了,大家應該積極充分準備,調整好持倉和精神狀態,做好交易策略與計劃去應對。當然了,大家也要注意一下風險控制。因為不管什么時候,風險都是我們所必須牢記的。
板塊方面,在本周內我們看到了受國際金價暴跌影響所拖累的黃金概念個股,都出現了深幅調整,而后市這些板塊個股仍需要大家進一步控制好相關的投資風險。至于其它,像歐菲光、大華股份、泰格醫藥、雙匯發展、云南鍺業等除權或含權個股,表現都非常強勁,所以,成長性依然是目前市場非常重要的投資主題。
從目前的滬深股市來看,深市已經開始逐漸領先滬市走強了,其原因是目前中小盤市值類的個股走勢比周期性的藍籌股強!而在藍籌股方面,地產股則強于銀行股,水泥股、汽車股、家電股等又強于其它周期性板塊個股。由于整個藍籌板塊開始出現分化,彼此之間沖力微弱對消,這也是目前大盤不上不下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市場無法形成“合力”共振。
從日K線圖形來看,滬深股市已經跌破并在年線之下了,這表明市場將又要重新陷入“熊市范疇”,但在周五滬市又收復了年線。所以,目前滬市爭奪年線是主要的看點。而從周線系統來看,滬深股市的周K線均已跌破了10周線,而10周線也已拐頭向下,周線系統里的趨勢性中期指標MACD也已死叉,這一切均已揭示了目前市場的中期調整狀況,且仍屬于空頭市場。從月線系統來看,月線里的MACD指標已經確認了金叉,這從歷史上看都是揭示中長期走勢轉好的技術信號,而這也是市場長期和中短期走勢的矛盾對立之處。
因此,隨著4月份的走勢快要完結,以及年報和季報的落幕,市場將會在5月份作出選擇。所以,我們目前的投資方向重點是防御。先防守,后反擊,這是筆者目前給大家的交易策略,倉位上建議大家保持3到5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