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外盤方面,主要參考美國股市的三大指數如道瓊斯指數、納斯達克指數、標普500指數都已收出了4連陽,明確創出了自08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新高;同時,日經指數近期也是節節攀升,而轉過頭來對比我們的滬指,目前卻仍然還在2200多點徘徊。這不能不說是一個非常令人諷刺的對比啊。
滬指方面,自從清明節后開市交易,市場直接就開盤低開跌破了年線,雖然市場次日馬上收復年線,但是卻依然無法掩蓋市場此時的疲弱與缺乏賺錢效應。滬指年線,目前已經成了市場的唯一救命稻草。
板塊方面,在本周內我們看到了強周期板塊如汽車、水泥、基建等個股有所反彈活躍,不過這部分個股也是之前帶領市場率先殺跌的領頭羊,所以,跌多了,市場自然會反彈一下,這不也正是弱勢市場的短線運行規律嗎?這不比單邊殺跌市場,那是連反彈都不會有的。
而隨著甲型H7N7流感的蔓延,相關利空個股如豬禽養殖業、旅游服務業等受到打擊比較大;反之,隨著相關疫苗以及治療性概念禽流感個股,則出現了耀眼表現,如達安基因、廣州藥業、天壇生物等。但是,根據相關經驗,這些個股依然還是屬于游資的題材性炒作,希望大家謹慎對待,業績與估值,還是衡量我們投資的唯一標準。
從目前的市場投資心態來看,市場還是屬于觀望居多的清淡氛圍,雖然之前市場有所逼空行情表現,吸引了不少場外投資者的眼球,但是,行情的缺乏持續性,導致市場無法將賺錢效應發揮出來,從而也引發了市場的中場“震倉休息”,但是這也還屬于可以理解的范圍,畢竟現在市場還沒有徹底轉入牛市范疇。不過,我們還是應該去期待市場的未來表現,特別是今年下半年的“下半場”。
從中長線的角度出發,就像筆者在今年3月5日所提出的觀點一樣,目前市場很可能類似于2005年當時滬指跌破1000點后的反應。如1949點就估計類似當時的998,而2444點之前的逼空行情,以及之后的調整,估計跟05年當時的情形也很相似。因此,對于大盤的中長期判斷,預計5月份之后,市場會逐漸好轉,而等高懸的利劍“IPO”靴子落地之后,估計市場就會很好做了,而之后市場將迎來一波較大點的沖擊2800點的行情,也不是不可預見。
因此,針對目前的市場,大家不必過分悲觀。否則,您又將會錯失像去年抄底2000點之下的籌碼機會一樣。當然,也不必過分樂觀,畢竟現在的市場還是屬于震蕩下行的調整趨勢,謹慎點,沒什么壞處。
當然了,即使我們現在極度看好未來市場2、3年的大機會,但是也不能在現在就一下子把子彈都打光,而是有所保留,分階段,分點位,分批次建倉“打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