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抵抗式”的調整已經出現,而且本周一的大陽也只是一種假象,掩蓋不了市場要調整的本質。因去年12月份以來,我們的A股市場出現了久違的“逼空式”反彈做多,使得市場壓抑已久的做多人氣一下子就“噌”的爆發了,而且在以“民生銀行”為龍頭股的藍籌,正在使勁地不斷折騰和進行估值修復上漲;但是,即使市場再往上漲,也掩蓋不了市場“源動力”缺失的本質。
股市漲跌“源動力”的本質,來源于市場經濟的基本面。而我們現在的基本面,比去年市場沒有上漲之前,有了巨大的變化了嗎?答案是沒有,這是顯而易見的。但是,股市為什么會在這1個多月里出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呢?根本還是在于市場對政策面的預期出現了改變,而不是全球以及我國的經濟基本面出現了根本性的好轉。
所以說,A股市場將要啟動牛市的基礎,仍未奠定。就像之前筆者在文章里所說的一樣,股市牛市的“萬里長征”,也才剛走了第一步而已,后面的路子還長著呢。而熟知歷史的同志們都知道,萬里長征,也只是市場反復磨煉和奠定未來牛市的“基礎”而已。
反彈的第一階段,主要是以激發人氣和修復人氣為主,此時大部分個股都是進行估值修復,這主要是因為股市前期的非理性殺跌,使得很多個股的股價偏離了基本面,而現在的行情也只是使得這些個股“沉冤得雪”罷了。當然了,與此同時,很多“渾水摸魚”式的個股拉升行情也出現,使得市場此時看起來是熱鬧非凡。
因此,此時很多投資者是屬于賺了指數不賺錢的,甚至部分投資者還是不斷地踏空的。因此,目前市場處于階段性調整的頂部,市場仍將會反復震蕩拉升,去逼得那些不賺錢的投資者頻繁換股,逼得那些前期踏空的投資者高位入市接盤,此時市場方會進行籌碼的交換,以進一步提高市場的持倉成本,而才會讓市場的技術性調整到位,從而才方便主力機構進行下一步的行情拉升做好準備。
調整,這是必須的。只是很多投資者一聽到調整,就以為是下跌調整,而殊不知市場的調整是分為兩種調整方式的,其一是高位震蕩調整,其二是單邊殺跌調整,而更為復雜的調整,則是糅合了這兩種調整方式。
如果你是中長線的投資者入場了,那你現在就無須去“勞心費力”地去研究市場的調整方式,因為你只需安心、堅定地持股即可。就像筆者上周的文章一樣,我們僅僅只需要知道行情何時開始和結束就行了,而中間的細節問題,則不需要我們去知道。
因此,我們不妨去做一個中線投資的“傻瓜”,而至于行情中間具體怎么走,怎么震蕩?怎么拉升?怎么洗盤?這些都不是我們所必須要知道的,它是可以忽略不計的。就像我們從起始A點開始,只要知道目的地是F點即可,而中間途徑B、還是C,又或者還是D,我們都可以不用去管,只需要我們能安全到達目的地F點即可。
但是,很多普通的投資者,他們的操作節奏往往是與市場反向的。比如,在熊市的單邊調整下跌時,很多人是把短線做成了中長線,而往往在行情來臨的時候,很多人則是會把本來要中長線拿住的翻倍大牛股做成了短線,賺了10%左右就跑了,結果狠狠地浪費了一把“逼空拉升”行情。
不知道大家反思了沒有?也不知道很多自以為是的聰明人,做到了每一個板塊熱點龍頭個股都抓住了沒有?
我想,我做不到,也不會奢望去做到,因為我只做屬于自己投資范圍內能把握的機會。只賺屬于自己能賺到的錢,投資,它講究的是一種“云淡風輕”的投資心態,無欲、無求地去做價值投資加趨勢操作,也才會有所得。而那些奢望一夜翻倍的投資者,結果最終都是會輸得很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