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到開時方有色,水成潭處便無聲。”做投資要記得要有目標,悄悄做,千萬不能翹尾巴。應該說自從2010年以來,整體商品市場的趨勢線條就不是很明朗,期間涌現出一些明星品種,沒有時刻關注這類品種的投資者也很難把握到,所謂時勢造英雄,在這種大的震蕩市況下,有所為、有所不為便顯得非常重要。
統計數字顯示,大部分投資者最喜歡高買低賣,而非低買高賣。大家時常不經意間就會患上非理性亢奮及情緒低落癥,當全世界人看好時他便亢奮,當全世界人情緒低落時他亦低落。而實際上,正確的投資策略則經常反其道而行,例如08年看空者屈指可數,09年看好時一樣沒人認同,所以正確的投資往往會曲高和寡。
應該說,這幾年的投資市況,是最容易消耗個人財富的市況,因為價格波動沒有顯著規律,人人都要經常以變應變,很難把握。雖然你可能已經進行了資金管理、輕倉操作了,但仍然損失可觀,因此,今時今日,值得強調的再不是怎樣頻繁操作,而是怎樣保護你的財產,以待良機出現。
就目前的宏觀經濟環境來看,國內2013貨幣政策目標基本定調,M2增速保持在13%,體現了穩健的基調,流動性支持價格的預期開始減弱;同時不同產業鏈的年末補庫效應和題材已釋放大半,下游需求低迷與上游原材料漲價的矛盾顯著加劇。
我們知道,剛剛過去的2012年,豆類表現惹眼,現在也處在了降溫期。USDA自9月到11月把大豆產量提高了3.37億蒲,增幅達12.8%。預計本周五的報告會顯示產量有可能會再增加4200萬蒲。9月創下的歷史高位價格刺激了南美創紀錄的播種面積,現在市場則反而要應對自2月開始的創紀錄的供應量增幅。因此期貨價格需要低到一定程度來抑制今年美國的播種面積。
自1975年以來,USDA有16次在9、10月和11月提高了產量預期,這里面又有9年1月的產量隨后也被增加,另有5年1月的產量較11月下調,而16年中有3年USDA在10到11月的單產上調幅度達到了1蒲或以上,而這3年在1月的單產提高了0.3-0.6蒲。基于此,預計USDA本周的單產也可能會上調0.4蒲。
雖然從市場預期來看業者并沒有明顯的利多或是利空的傾向,但是鑒于過去兩年來農業部習慣性的在該報告中爆出冷門數據,通常會給價格帶來一定的壓力,這一點投資者不得不防。
總而言之,期貨投資并不是簡單的畫幾條線,會用幾個指標就可以成功發達,投資者要學習反向思維、學習在震蕩勢中如何生存。一般人喜歡虧本就長期持有,而不喜歡認識自身錯誤,又認為市場非漲即跌,只要天天做,明天便會更好,而事實上,你會發現明天將更差!任何虧損一旦達到20%便該認真反思,不能一根筋,在期貨市場中有杠桿,隨時都要謹小慎微,如果頑固不化,市場不但不會為你的“癡情”所感動,反而會讓你很受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