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雙面膠》、《雙城生活》到《寶貝戰爭》,涂松巖呈現了三個不同類型的“夾板男” 版本。
P=Phoenix Lifestyle
一個本想學習經濟、貿易類專業的高三男生,陰錯陽差參加了由中戲老教授擔任評委的文藝比賽,外形俊朗、身材挺拔的他,獲獎似在預料之中。考入中戲,他就這樣一步邁進戲劇的大門,人生從此走向另一個方向。畢業后,相較于其他將檔期排得滿滿當當的演員來說,涂松巖拍戲的腳步似乎很慢,一部一部,帶著些按部就班。但他又說,拋離了演戲,生活中的自己會把激情完全調動起來,常常目標明確,行走江湖。他害怕時間不等他。
小男人的戲中生活
涂松巖對待演戲,像個不安分的小男人。
不安分的意思是,接受挑戰。涂松巖不愛沿襲自己的戲路,通常是各路角色,精彩紛呈,所以他帶給觀眾的印象總不是既定的。往往觀眾還沉浸在他上一部戲的形象時,下一部戲,涂松巖就會把這種印象全部打碎。
不安分還有另一個意思,喜歡冒險。經歷演藝圈十數載沉浮,涂松巖似乎早已找準心中對于戲劇的態度。而他又總不甘心囿在“演員”這一個角色之上。他還擔任配音演員,用聲音演繹戲中人物情感的起起伏伏,哪怕是一個喉嚨的吞咽動作,他都要求盡善盡美。他還是攝影師,兩張在東南亞的人文攝影獲得了《美國地理》雜志大獎。不斷地挑戰與冒險,使他像把時間甩落在身后。
P:說說入行的過程吧。
涂松巖:入行算是陰差陽錯。從小我是想學經濟、貿易類專業的,但高三的時候,參加了兩個藝術類比賽,而且還都獲獎了。剛好那時候的評委是中戲的老教授,建議我來考中戲,居然考中了。
P:哪件事情給你很深的印象?
涂松巖:學校老師的教學方法對我今后這些年的表演工作有很大的幫助,他們都是用極具開發創造力的方式對我們進行教育,充分激發我們的想象力和表現力。
P:最想嘗試哪類角色?
涂松巖:外表跟內心不統一的,比較復雜扭曲,有挑戰性的角色。
P:你經常在戲里出演別人的丈夫,在合作過的女演員中,誰最符合你心目中“妻子”的樣子?
涂松巖:這個問題很不好回答,很容易得罪人啊。(笑) 我覺得生活跟工作一定要分開。我心目中妻子的形象,跟戲里的都比較遠。
P:你已為“四大天王”擔任過配音,感覺你的臺詞功底特別好,會不會有時覺得配音比當演員更輕松?
涂松巖:配音跟演戲相比一點都不輕松,尤其是電影配音。它對聲音要求特別高,一個動作,哪怕是一個呼吸的狀態,都會牽扯到你的臺詞發音和一句話的意思。配音對我的表演有非常大的幫助,一個演員的臺詞在表演中占據很大份額,有時候可以加很多分,有時候發揮不好也會減分。
P:你的攝影作品獲得了《美國地理》雜志大獎,兩幅作品都是拍攝人物,透著“人文情懷”,視角獨特。你覺得自己是個內心柔軟的人嗎?
涂松巖:不能說柔軟吧,算是細膩。作為演員來說,要有比較敏感的一面。對事對物對人,你要有極其敏銳的觸覺和敏感的反饋。你不能麻木。對很多事情要有關注度,要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樣才能夠富于生命的活力。
P:都說拍戲很苦,是什么支撐你一路堅持下來?
涂松巖:辛苦么?其實我覺得哪個行業想做好不辛苦啊?我不抱怨,我不覺得有多大的困難和辛苦。我挺樂在其中。這些苦也是理所應當承受的。我覺得沒有不付出就可以獲得的東西。還有更多的行業比你工作的環境更惡劣、工作時間更長。我覺得自己挺幸運從事這個行業,為了角色而較勁。
老男孩的生活如戲
生活中的涂松巖,在朋友眼中是個瀟灑、陽光的老男孩。獨來獨往,喜歡運動,行走,攝影……活出了文藝青年心中最理想的生活狀態。他剛從新西蘭回來,接下來又要去一些小島國潛水,拍攝美麗的水下世界。涂松巖踩著陽光的大道,一路馬不停蹄。在別人看來,他似乎對生活過于理想主義了。激情讓他停不下腳步,可他也有脆弱的時候:“有時也會感覺累,累了就出發。到下一站去。”
曾有一度,他猶豫是否該放下演戲,專心去干自己喜愛的攝影事業。后來他想明白,其實演戲與攝影之間存在著深深聯系,都是依靠鏡頭展現心中最深的表達,只是鏡頭前后的角色互換了。涂松巖就像一個默默的旁觀者,在生活中積蓄了滿滿的感悟之后,通過鏡頭表達出來。他說“我不善文字,喜歡用鏡頭去表達……按下快門的瞬間,不管是鏡頭前的我還是取景器后的我,都是真實的。我堅信,真實,長存我心。”
P:感覺演過的哪一個人物最貼近自己生活中的狀態?
涂松巖:沒有一個角色完全是按照自己本色去演的,作為演員來說一定會賦予這個角色自己的看法和見解,但也不能隨意根據自己的正常狀態來演,這樣就失去了表演的意義。表演要忠實于作品忠實于角色,再加上自己的想法來塑造角色。演戲,不能太自我。
P:生活中,你喜歡運動、旅行、攝影,能感覺出來你對生活蠻挑剔的,是這樣嗎?
涂松巖:如果你對生活不挑剔的話,生活就會拋棄你了。時間就是這樣,你晃晃,一天就過去了。但是如果你積極面對生活,做一些你想做的事情,就會有不同的收獲。你要去挑剔,要對生活有所要求。你更要對自己的生活有目標,否則生活不會等你。
P:《雙城生活》里,你是個小資的上海男人。生活中的你,小資嗎?
涂松巖:我是比較泛泛的小資,只是形式上的東西,不是別人或者大眾認為的那種小資,我覺得自己過得舒服是挺重要的。
P:準備多久摘掉“黃金剩男”的頭銜,呵。
涂松巖:這個問題我也很想知道答案,我也很著急。可是又急不得,隨緣吧。
P:最近準備出發去哪里?
涂松巖:我剛從新西蘭回來。去年我把潛水證考了下來,近期可能要鞏固一下潛水知識,然后去小島國潛水,拍一些水下的景色。
P:朋友是如何評價你的?
涂松巖:比較會生活的人,都覺得我活得挺瀟灑的(笑)。其實內心也有比較累、比較貧憊的時候,但我也會盡量去調節不佳情緒。
P:感覺到壓力的時候,你會用什么方式減壓?
涂松巖:其實我還好,有很多方式可以減壓。小的壓力很容易排遣,比如聽音樂、健身,或者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都可以。面對比較大的壓力,我會選擇長時間旅行……最重要的,是自身對壓力的看法,你是把它當做壓力還是對自己的動力,你只要是在觀念上改變了,那壓力就不是壓力了。
P:現在你的事業蒸蒸日上,有沒有想過像其他明星一樣,自己開工作室當老板?
涂松巖:我有自己的工作室,而且我現在還跟別人合作,做一些自己想做的皮具工作室,開發比較有特色的手工皮具。影視方面的工作室,可能也會在近兩年做起來,包括文化交流的東西。
涂松巖
中國影視演員,同時也是中國國家話劇院演員和配音演員。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94級本科。出演過三十多部影視劇,近年作品有《雙面膠》《雙城生活》《愛情海濱》《王貴與安娜》《寶貝戰爭》《愛的契約》等。
豎琴,難以抗拒典雅之美
豎琴這一古老的樂器始終有一種讓人無法抗拒的典雅之美,其音色平和、舒緩卻又極富底蘊。數百年來,豎琴雖然在交響樂團中一直扮演著配角,但是以它為主角的古典音樂卻往往令聽眾如癡如醉。
P=phoenix lifestyle Q=錢坤
散發著迷人氣息的貴族樂器是如此典雅,令人靠近迷情。那么這般具有吸引力的歐洲貴族樂器豎琴如今在國內是什么樣的發展呢?我們特此采訪。
錢坤,中國青年豎琴、箜篌演奏家,中國首位箜篌專業文學學士學位獲得者,深圳中學、深圳市實驗中學、深圳市高級中學等名校豎琴特長生唯一教師。多年的音樂生涯中,她對豎琴的未來發展空間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
P:豎琴和箜篌是高端小眾的樂器類別,與鋼琴的市場火爆截然不同,在您看來豎琴在國內發展前景如何?
Q:簡單說幾點。1、豎琴在發達國家早已成為婦孺皆知的樂器,交響樂團各大院校必須擁有豎琴的編制,它是不可替代的。2、現在時下學琴家長關心最多的就是考特長生的問題。現今重點學校都設置了學生交響樂團,每年都會面臨招收特長生,如小提琴每年考生達到數千人,但只招收寥寥不超過十名隊員。而豎琴從2005年開始招收第一名豎琴學生開始,每年一名考生全部被吸納。各大學,只要有交響樂團就都會招收高考特長,我們深圳的同學均成功通過特長生考入重點學院。3、發達國家的普及較早我們可以借簽看看他們的現在的情況。如美國大約有近十萬的豎琴琴友,中國現在正是發展強大之際,不久這便是可以預見的發展未來。由于豎琴在國內的發展較晚,80年代才開始在音樂學院設立專業,十年后的今天保守估計就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地區學習總人數約于500人左右。我們再觀察一下香港,由于開放較早,接觸西方時間較長,經濟也較為優越,現在僅香港本地學習豎琴的人數已跟整個中國內地相當。
P:作為深圳的唯一的豎琴專業教師,能否把這些年學生們取得的成績與讀者朋友們分享一下呢?
Q:我幸運地成為那么多可愛的大小朋友的老師。我不用一一贅述了,舉幾位近期的同學做例子吧,2012級畢業陳芊芊順利考入美國一流音樂學院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并獲25000美金的獎學金。現年初三陳可欣入選2012YoungArtist’sHarpCompetition的決賽(全球僅12名)。特長生方面:每年小六的學生都無一例外的成功升入深圳的名牌中學。高考特長生的成績也是斐然,2009年林丹通過豎琴特長進入美國邁阿密大學。2010年及2011年盧銳浠和吳健宇同學都進入華南理工大學。
P:聽說為了使大眾能更多的接觸到豎琴與箜篌,您開辦了深圳豎琴沙龍與箜篌雅集的活動,讓廣大愛好者可以交流。那么跟大伙說說您的想法吧?
Q:這是我個人的想法付諸于行動而已,喜愛豎琴、箜篌的人很多,那么我想著,就讓大家有地方聚會吧。現在的沙龍是簡單樸實的,但卻承擔起我們共同愛好的唯一樂園的重任,我愿相信它能給豎琴愛好者一個家。現在越來越好,大家都好開心看到這樣的成果。這是大家共同付出的努力,是大家的成績。我帶領一部分學生于2011年9月在深圳音樂廳舉辦了一場大型的豎琴專場音樂會,觀眾反應極其強烈!好多地方都要邀請我們再辦。
P:能不能跟大家講講幾歲學習豎琴比較合適?難學么?男性適合彈嗎?
Q:如此優雅的樂器,我們發現美,并收獲美。從興趣出發,把它作為一種愛好著手來得輕松自然,慢慢領受學習的愉悅。難或易,這是個相對的問題。從枯燥中堅持下來了,迎接自己的將是興趣盎然。年齡并不是學習的關鍵問題,現在豎琴沙龍的學生從小學一年級到大學生的家長都是有的!大家先入為主的思想,看到了大多數學習的是女孩子罷了。豎琴是最浪漫的樂器,在浪漫國度法國就可以見到非常多的男性彈豎琴并且還演奏爵士音樂,很帥氣!上海音樂學院的豎琴教授是男老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