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7N9禽流感來襲,國人再度措手不及。流感的爆發是否有跡可循,能否實現有效監控并預測?互聯網時代,大數據、抽樣監測平臺,甚至手機應用程序,各顯神通。
H7N9禽流感來襲,國人再度措手不及,確診患者數量不斷攀升,部分地區活禽交易被叫停。全國上下彌漫著的緊張氣氛,不禁讓人聯想起十年前的SARS時期。
無獨有偶,2013年1月,美國爆發了十年來最嚴重的流感,多個州進入公共衛生緊急狀態。事實上,根據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CDC)估算,美國每年有大約3萬人死于由流感導致的各種并發癥,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小孩尤其容易受到威脅。
為了盡可能避免流感的大規模爆發,美國官方機構和民眾一直致力于尋求有效的監測及預防辦法。除了美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傳統監測以外,搭建于互聯網和社交網絡平臺的“谷歌流感趨勢(Google Flu Trends)”及Facebook、Twitter的數據監控,健康地圖(Health Map)、“流感在你身邊(Flu Near You)”等監測網站,甚至眾多的手機應用,都試圖追蹤著神出鬼沒的病毒。
雖然沒有辦法完全杜絕流感,但有效監控與預警起碼可以降低損害,不至于每到流感突襲時措手不及,徒增緊張情緒之余,也讓口罩和板藍根的功效被無限放大。如果能像監測PM2.5一樣即時了解流感疫情的擴散并做出及時防御措施,無疑將使更多的人免于流感的侵害。
關鍵詞預測
《大數據時代》一書的作者曾指出,大數據所帶來的信息風暴正在使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產生巨大的變革。而與互聯網、社交網絡平臺對接的大數據,有望借助科技之力,更好地監控和預測流行性疾病的趨勢。
研究發現,通過谷歌搜索、Facebook及Twitter這類社交網絡對流感等流行性疾病進行的監測,其準確度幾乎可以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或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等官方機構相媲美,且還具有先于官方機構發布預測數據的優勢,有利于防范措施及早實施。
事實上,將大數據成功運用到公共衛生事業上的案例早已有之。谷歌早在2008年就推出了 “谷歌流感趨勢”監測系統,通過跟蹤用戶在谷歌上搜索的關鍵詞進行相關數據的挖掘和分析,進而預測流感蔓延情況。當用戶在搜索欄輸入諸如“感冒”、“咳嗽”、“發燒”等關鍵詞時,谷歌即會對這些關鍵字進行采集,進而展開跟蹤分析,判斷用戶是否患上流感,并在流感地圖上標示最新疫情。
與各國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傳統監測系統相比,“谷歌流感趨勢”監測系統的優勢之一在于其每日更新,因此比之官方機構通常可以提早一至兩周預測到流感高峰期,及時的預警可以讓民眾有更充分的時間采取預防和控制手段。另一方面,各國的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只關注自己國家的情況,而“谷歌流感趨勢”監測系統則已經覆蓋了29個國家,并且范圍還在不斷擴大。由于準確度及時效性獲美國疾控中心認可,谷歌已成為其合作伙伴,共同監測美國本土及其他國家的流感爆發趨勢。
然而,此監測系統也并非完全可靠。2009年的豬流感(H1N1)流行時期,系統嚴重低估了病患的人數。而最近一次2013年初的流感爆發,其所預測的病患人數幾乎是疾控中心的兩倍。因此,“谷歌流感趨勢”監測系統并不能代替官方監測,但卻不失為官方及民眾預測流感的參考和補充(圖1)。
在中國,百度指數在一定程度上也具備了“谷歌流感趨勢”的功能。百度指數是以百度網頁和新聞搜索為基礎的海量數據分析服務,用以反映不同關鍵詞在過去一段時間里的“用戶關注度”和“媒體關注度”。在百度指數輸入關鍵詞“流感”,得到的數據與北京拓爾思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微博關鍵詞監測的結果相當吻合。該公司選擇新浪微博用戶所發的原創微博為樣本,選取與流感相關的關鍵詞進行檢索,如感冒、發燒、咳嗽、鼻涕等。監測時段2011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21日期間,11億條微博中含上述關鍵詞的共計400余萬條。監測結果顯示,2011年的流感高峰期在1月和12月;2012年流感持續時間較長,高峰期集中在2、3月,但峰值有所回落。
2013年3月,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和百度聯手,將其權威數據接入擁有億級用戶規模的百度地圖上,推出國內首個結核病防治機構公益地圖。大眾可以清晰地查看到全國1546家省、市、縣三級結防機構具體地理位置,并尋找到距離自己最近的結核病防治機構進行免費檢查和治療,并了解相關的防治知識。
抽樣監測更具主動性
雖然大數據在疾病預測領域的作用顯而易見,但也有不少人持保留意見,因為并不是所有上網搜索與流感相關關鍵詞的用戶都是潛在或確診患者。而民間自發的抽樣監測網站所采集的數據由民眾自愿提供,因此更具主動性。
已有4萬名參與者的“流感在身邊(Flu Near You)”是一個由波士頓兒童醫院聯合美國公共健康組織和斯科爾基金會共同建立的流感監測網絡,任何一名年滿13歲的美國或者加拿大公民都可在網上注冊并參與每周的問卷調查,主動通報自己的身體感受及患病狀況,以幫助民眾、研究人員以及公共衛生官員對流感疫情的擴散做好準備。網站會根據監測所得的數據繪制流感地圖,來警示用戶所在區域是否是流感爆發區域,并用不同顏色的氣球表示流行程度的差異:紅色代表至少1人疑似感染流感,黃色氣球代表出現類似流感癥狀,藍色氣球代表無相關癥狀報告。
手機應用實時監測
在移動互聯網的推動下,流感監測開始全民總動員,智能手機市場也加入到了預防流感等疾病的行列中,流感預測、預防及疫情防控的手機應用如雨后春筍般出現在各個應用商店中。
另一個由波士頓兒童醫院創建的疾病監測網站HealthMap,覆蓋范圍更為廣泛,可以實時監測世界各地的疾病爆發。在HealthMap推出的手機應用中,用戶可以得到最新的疾病爆發情報。除此之外,用戶還可以事先設定預警,當疾病的距離逼近一定數值時,該應用就會自動發出警示信息,以便提前做好防御措施。
H7N9疫情爆發以來,百度指數顯示關鍵詞查詢“禽流感”、“H7N9”的搜索量暴增150萬倍,了解疫情成為民眾的迫切需求。隨即,應用商店中出現了多款針對此次H7N9禽流感疫情的應用。百度推出了“百度語音助手”應用程序,同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當天發布的最新數據,實時播報H7N9的最新疫情,用戶還可通過語音問答獲得相關的實用防治知識。“H7N9快報”則是一款通過餅狀圖及地圖分布來顯示各地區H7N9病例數、死亡數和死亡率的應用。此外,“防疫達人”、“疫情播報”及“禽流感實時報”等都是專門為流行病的防治而打造的手機應用,幫助人們實時跟蹤疫情發展的最新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