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中提出:“要加快沿邊開放步伐,允許沿邊重點口岸、邊境城市……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形成全方位開放新格局。”筆者認為陸地上的絲綢之路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在未來我國的產業布局中將有長期的正面影響。
陸地絲綢之路:始于周秦,盛于漢唐,是東西方的重要文化交流通道。其從中國西安開始,伸向西域的以絲綢為主的貿易商路,中國的絲綢、茶葉、鐵器就是從這里走向西方。“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將對區域經濟形成實質性利好。具體受益的是新疆板塊、陜西板塊、甘肅板塊、寧夏板塊。近期國家發改委在京召開絲綢之路經濟帶思路研究座談會,標志著從國家層面研究絲綢之路經濟帶發展問題正式啟動。建議關注相關的油氣、旅游、基建等。具體標的建議關注:曲江文旅、國際實業、伊力特、銀星能源、新疆城建、達剛路機。
海上絲綢之路:始于秦漢時期,發展于三國隋朝時期,繁榮于唐宋時期,轉變于明清時期,是已知的最為古老的海上航線。其主要有東海起航線和南海起航線兩條主線路,南海絲路是唐宋以后中外交通貿易和文化交往的最主要通道。具體路線是:由廣東、福建沿海港口出發,經中國南海、波斯灣、紅海到非洲和西方各國,交換我國的陶瓷、茶葉、絲綢等。
筆者認為未來圍繞海上絲綢之路的相關城市群,將面臨較大發展機遇。相關的沿海城市:長吉圖、大連、秦皇島、天津、青島、上海、寧波、溫州、福州、廈門、汕頭、廣州、深圳、珠海、北海、湛江、海南島等地區和城市。同時《決定》中還提及:加快自由貿易區建設。自貿區的投資機會特別關注:深圳、天津、青島、寧波、廈門、重慶、橫琴、南寧等潛在可能的自貿區。另外還提及:擴大內陸沿邊開放……形成橫貫東中西、聯結南北方對外經濟走廊。未來這些沿海城市會將這些串起來,形成最大的沿海城市群,并對接內陸巴蜀、中原等城市群。通過海上的絲綢之路,以及四通八達的水系,鐵路、航空等手段,加上各地的自貿區,逐步形成珍珠鏈形態的沿海延邊城市群格局。結合業績情況,相關個股如:深赤灣A、天津港、唐山港、廈門港務、營口港、鹽田港等。
陸地和海上的絲綢之路是我國先人對外交流的偉大成就,承上啟下,再次提及“絲綢之路經濟帶”以及“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在軍事和經濟有重大意義,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途徑,該主題投資機會建議長期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