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大保德信:
市場整體估值仍偏低
光大保德信認為,隨著政府對資金使用的指導思路“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的貫徹以及圍繞人口城鎮化所做出的改革,中國經濟硬著陸的風險減小。當前上證指數處于2100點的區域,市場整體估值處于歷史底部,但結構性泡沫依然存在,因此行業配置、結構調整和精選個股將繼續成為未來超額收益的主要來源。在第四季度的操作中,將側重選擇今年以來市場結構調整,回調較深的,具有持續成長能力的價值成長股,堅持選擇具有足夠安全邊際的標的,以期在企業的長期成長中獲取回報。
華商基金:
謀變轉型順勢而為
華商基金認為,目前中國經濟進入轉型期,市場不具備持續牛市條件,因此普漲格局不存在,這也增加了個人投資者投資難度。當前的改革+轉型,使得各行業收益差異明顯。不同于以往的行業轉型,例如網店、中藥、可穿戴設備等,都是順應轉型期經濟特征涌現出來的新興行業。對于投資者而言,目前面對的是一個與以往截然不同的日新月異的市場,只有更深入地了解經濟、行業格局,才能在轉型期的投資中獲取更好的收益。從而借助經濟改革的契機,得到穩定的長期回報。
國投瑞銀:
改革預期紅利逐步兌現
國投瑞銀基金表示,受短期改革預期逐步兌現,市場情緒進一步好轉,A股企穩走出修復行情。展望后市,短期考慮估值和漲跌表觀,中長期看轉型。建議投資者在操作上還是側重防御性,同時積極考慮布局2014年。可均衡配置各類資產,股票短線可關注結構性機會,逢低關注低估值藍籌股,如金融、電力、環保等,挖掘各新興產業優質個股超額收益機會。債券配置方面保持債券組合整體的信用等級于較高水平以應對債券市場信用風險,也可參與短期資金市場交易。
大成基金:
尋找價值投資主題
大成基金表示,今年的市場,關鍵在“轉型”二字。但經過近一年的演繹,現在空談轉型沒有意義,投資者應主要關心兩個問題:1、傳統產業中有沒有一些股票存在價值;2、新興行業中什么樣的股票有可持續性。對于傳統行業來說,大方向不必悲觀。而新興行業,要去偽存真。今年以來市場已經習慣了30倍以上的估值,但歷史上只有很少的公司估值能維持在30倍以上。消費類股票是其中相對確定的,中國龐大的市場和人均收入的提高是孕育消費長牛股的土壤,同時,投資者應謹慎明年可能出現的通脹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