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國內外基本面發生一些微妙變化,價格波動偏向震蕩為主,一方面國內流動性略微改善:三季度末表外融資有回升跡象,特別是委托貸款增量8月為2938億,達到歷史新高,疊加前期地方政府債務審計以及城投債發行受財務核查的影響,不排除部分委托貸款流入地方融資平臺的可能性。如果假設成立,則四季度委托貸款將會有所回落,這樣影子銀行的隱患將階段性得以緩解。可另一方面美國政府關門令市場對后期達成和解的方向產生諸多分歧和猜測,市場關注美國債務問題談判及市場情緒變化,價格也因這個消息的不確定而波動劇烈。
具體品種而言,工業品亦走到十字路口,7100美元的銅價是近半年來的均價,一旦銅價走到該位置,低位買盤或將支持銅價,但一旦有效下破,價格下跌空間也會打開,所以處于相對關鍵位置,目前價格仍在關鍵位置,整體來看未走出震蕩區間,可密切關注。
統計今年以來大部分時間,多數基本金屬似乎一直是空頭占上風,但近期的回補活動顯示市場對大多數的金屬持倉有所轉向。例如,CFTC銅非商業持倉已從夏天創紀錄的凈空頭轉變為8月下旬的多空持平。空頭回補與LME持倉行為保持一致的不僅僅是銅,其它金屬如鎳也出現如此情況。
因此,從持倉角度以及從實體經濟穩步回升的角度來看,我們認為價格下方存在較強支撐。盡管如此,利空因素仍存,麥格理預計2013年全球電解銅供應過剩16.9萬噸,年均價7351美元/噸;2014年全球電解銅供應過剩33.7萬噸,年均價6550美元/噸;2015年全球電解銅供應過剩55.1萬噸,年均價6525美元/噸。可見,價格仍將延續寬幅震蕩。
農產品方面,之前基于USDA大幅低估了出口數字、中國因擔心南美減產過度購買了美豆以及中國多訂了美豆并做好了洗船轉訂更便宜南美豆的準備,使得中國的進口相比歷年來來的更早,我們不難發現中國的家禽和生豬業者對豆粕的需求呈現增加趨勢。從前期訂購和全年訂購比例來看,09年早期訂購的比例為46%,2010年為47.7%,2011年為43.4%,2012年為62%,而今年為68.9%。
雖然美豆產量預測仍在增加,但出口數據預計會創紀錄、壓榨利潤率也比較高卻短期影響著市場走勢。近期的供應因收割進度慢于往年而顯得有些緊張。因此強勁的現貨市場還會給期貨市場價格帶來支撐。
當然如果豐收進度提速,暫時的供應緊張即會緩解,而期價可能會回落。下一步市場的關注點將會轉向南美新一季的播種。美豆在10月末和11月初可能會轉向震蕩的走勢。
基本數據方面,USDA正式公布因政府關門,原定本周五公布的10月供求數據取消。同時每周一、四公布的收割、出口數據也取消。數據公布取消更加大了市場未來的不確定性,影響投資者對品種走勢的判斷。
因此如今的市場進退維谷,更需投資者謹慎行事,應事情變化而變,根據具體品種基本信息的轉變做出相應對策,在不明朗階段,亦只能學會等待,有所為,有所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