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基金半年報已經基本披露完畢。記者注意到,關聯方持有基金的數量進一步增加,其中,包括泰信中小盤精選、華寶興業上證180ETF聯接基金、匯添富亞澳精選等在內的13只產品關聯方持有比例已經超過50%。分析人士指出,從關聯方持有基金目的來看,通常分為兩類,一類為關聯方自身存在理財的需求,另一方面則是通過關聯方資金來避免基金觸及生存紅線。
關聯方不差錢
從今年上半年的數據來看,共有13只基金產品關聯方持股比例高達50%以上,從持有基金份額來看,管理規模較大基金公司或股東實力較強的則在相關基金產品展現了資金實力。具體來看,山東省國際信托有限公司作為泰信基金的大股東共持有泰信8只基金產品,持有份額達到5億份之多,其中持有泰信基本面400A、泰信基本面400B分別高達87.42%、95.41%,值得注意的是該關聯方同時持有股票型基金泰信中小盤達到9484萬份,持股比例高達85.04%,另外三只產品持股比例均在40%以上。
演繹不差錢的還有易方達基金,半年報數據顯示,易方達基金自持旗下基金15.12億份,其中自持易方達上證50高達6.05億份,而在基金科瑞、易方達增強回報A、易方達深證100ETF聯接以及易方達滬深300持有份額也分別高達2.2億份、1.8億份、1.6億份、1.56億份之多。
同時,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作為中海基金的其它關聯方,在中海貨幣B、中海增強收益A持有份額分別達到7.58億份以及1.82億份,也成為持有份額最多的持有人之一。
幫忙資金支撐 袖珍基金“茍延殘喘”
根據2013年最新《證券投資基金運作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在開放式基金合同生效后的存續期內,若連續60日基金資產凈值低于5000萬元,或者連續60日基金份額持有人數量達不到200人的,則基金管理人在經中國證監會批準后有權宣布該基金終止。
目前來看雖然尚未有公募基金清盤的案例,但從現有情況來看多家基金處于清盤線邊緣,半年報數據顯示,包括中郵上證380、華寶興業標普油氣、華泰柏瑞上證中小盤ETF、交銀阿爾法等在內的24只基金份額處于5000萬份警戒線以下。
實際上,袖珍基金增多,讓基金公司面臨難言的尷尬。當規模降到一定程度時基金所提管理費不足以支撐基金的運營,同時資金過少也無法實現其投資的既定目標,無法為投資者帶來盈利。但率先清盤,對基金的負面影響也很大,所以基金可以通過自持或尋找幫忙資金以及動員職工購買基金的辦法來讓這些臨近清盤的基金“茍延殘喘”,避免觸及生死紅線。
從半年報數據來看,光大行業輪動今年上半年份額為7100萬份,但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自己持有的份額比例仍然高達42.2%。而匯添富亞澳精選基金上半年份額為6800萬份,而匯添富基金公司自己持有的份額比例高達59.14%。
與其遭遇相似的還有華寶興業資源優選。該基金2012年報和2013年中報顯示的關聯方持有人和持有量均未變化,都是華寶興業基金公司和公司股東寶鋼集團,持有量也均分別為29.39萬份和2999.90萬份,但該基金2013年中報份額僅6900萬份,這導致寶鋼集團持有基金份額比例由2012年底的24.28%升至43.64%。
再如國金通用國鑫靈活配置基金,該產品除了被國金通用基金公司持有1116.69萬份以外,還被股東廣東寶麗華新能源公司和國金證券分別持有650.07萬份和207.47萬份。即便如此,該產品2013年中期份額也僅有5800萬份,三家關聯方合計持有比例也由13.88%升至34.14%。
綜上來看,如果沒有基金公司自購或關聯方的支持,恐怕這些產品難免遭受清盤的“噩夢”。然而,這引發我們另一個思考,這樣的“茍延殘喘”增加了基金公司的運營成本,降低了基金公司的運營效率,意義究竟如何?
關聯方偏愛固收產品
關聯方持有基金產品的另一個現象是,管理方主動選擇的投資則仍以固定收益類基金為主。
光大添天利理財B專門面向500萬元以上申購金額的大客戶,截至今年6月末,其唯一持有人為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持有份額為4673.49萬份。這樣的現象在基金行業中是十分罕見的。除此以外,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還持有旗下光大貨幣1億余份,光大收益A 2700萬份和光大添盛理財B 501萬份,均為固定收益類產品。
工銀瑞信基金公司旗下的工銀瑞信14天理財B、保本2號、信用添利A、增強收益A等4只固定收益類基金,均成為工銀瑞信自購的對象,持有份額合計近1.5億份。華寶興業基金股東寶鋼集團則持有華寶興業可轉債超過2億份,持有比例達到52.97%;另一家股東華寶信托持有華寶興業貨幣B超3.5億份,占比15.60%;華寶興業基金公司自己持有的華寶興業寶康債券也有近9000萬份,占比達到41.49%。<\\Hp1020\圖片\13年固定彩圖\結束符.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