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經濟學人》8月3日
美國軍事法庭對布拉德利·曼寧泄密案的判決,是昭示美國人安全觀的一個標志性事件。曼寧可能被判處最高136年監禁的事實說明,自喬治·布什以來被打破的自由和安全之間的平衡,在奧巴馬時代進一步向安全傾斜了。與此同時,斯諾登對美國監控行為的揭發還在繼續,而美國司法部秘密調取美聯社記者通訊的事件還遠未完結。
《經濟學人》完全理解自由的價值,但也意識到在恐怖主義肆虐的時代,對自由一定程度的犧牲不可避免。但近10年以來,從關塔納摩監獄到阿布格萊布的虐囚,美國為追求安全已經走得太遠了。而曼寧在獄中受到的虐待和斯諾登的遭遇都表明了,美國沒有任何反思的意思。美國情報機構辯稱所有監控都獲得了法庭的批準,但問題是這個法庭是如何運作的,外界根本無從得知。一直以來,美國的立國精神就是對政府深深的懷疑,為此設計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制度。但現在,人們似乎愿意為了安全而把一切隱私和個人權利交出來,這實在很悲哀。
【美】《時代》8月12日
目前,美國的出生率處于歷史最低水平。僅僅從2007年到2011年,出生率就下降了9%。2010年皮尤中心的民調顯示,美國所有種族的出生率都在下降,平均5個婦女中就有1個從未生育過,而在1970年代,這一數字是10個婦女才有1個。要不要孩子是很私人的事情,但它的后果是社會性的,事關美國的經濟、文化和國家認同。面臨這種人口減少的狀況,能夠維持美國在世界上的地位的唯一方法,就是所有美國人都決定生更多孩子。
【美】《福布斯》8月19日
在過去幾年間,科技巨頭思科在耶路撒冷地區組織了一百多次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科技對話。在思科的CEO錢伯斯看來,終結巴以沖突的最好途徑就是在該地區建立一個中產階級,打破彼此之間的隔絕狀態,而在這個過程中,技術的作用舉足輕重。事實上,盡管巴以在軍事和政治上劍拔弩張,但以色列和約旦河西岸之間的貿易仍然源源不絕;不僅如此,科技合作正在重塑巴以經貿關系。目前,有大約三百家巴勒斯坦科技企業接受了來自以色列和美國的培訓和投資。
[德]《明鏡》8月5日
拿破侖·波拿巴開啟了現代政治模式,他至今仍是許多政治家學習的典范。當時所有的重要位置都預留給貴族,沒有貴族頭銜的人在法院或政府機構無法出人頭地。而拿破侖的權力不是來自于出身,不是來自于特權,而是來自于大眾的掌聲,他的統治建立在民眾的認可之上,是民眾使他獲得了統治的合法性。拿破侖很會利用輿論包裝自己,也非常善于發現和迎合民眾的需求。拿破侖還開啟了協議離婚的先河,拿破侖時代是文明立法的開始。
【法】《巴黎競賽報》8月1日
不久前,法國女演員貝爾娜黛特·拉芳不幸逝世,享年75歲。7月25日,貝爾娜黛特正在海邊散步,面朝大海時,感到心臟不適,在送往尼姆醫院的途中,她已經停止了呼吸。貝爾娜黛特1958年參演了特呂弗的第一部短片《頑童們》,并在夏布羅爾的成名作《漂亮的塞爾日》中扮演女主角,此后,她又接連演出幾部新浪潮導演的作品,被譽為“新浪潮教母”。從《好女人們》到《媽媽和妓女》,貝爾納黛特飾演的角色從叛逆少女,逐漸轉變為美麗性感的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