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讀者楊勇提問:
網上傳言,兒子的智商完全遺傳自母親,女兒的智商則遺傳自父母雙方,是真的嗎?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科學依據。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同時受到環境、營養、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響。據科學家評估,遺傳對智力的影響占50%~60%。就遺傳而言,媽媽聰明,生下的孩子大多聰明,如果是個男孩子,就會更聰明。其原因在于,人類與智力有關的基因主要集中在X染色體上。女性有2個X染色體,男性只有1個,所以媽媽的智力就在遺傳中占了更重要的位置。
隨著人類基因組計劃的蓬勃發展,越來越多的基因序列編碼得到了破解??茖W家發現,X染色體上的近千個蛋白質編碼基因里至少有40%都在大腦里表達,這個比例要高于常染色體,更遠遠超過Y染色體。也就是說,X染色體對大腦結構、認知能力、智力發育等都有著巨大的作用。對于男孩來說,他們唯一的X染色體來源于母親,也就說明,在理論上,母親對兒子智力方面的遺傳作用是巨大的。
但是,在孕育孩子的過程中,來自父母雙方的性染色體要經歷復雜的分裂過程。男性的性染色體為XY,因此對于男人來說,X染色體上編譯大腦結構的基因的任務很簡單,因為只有一份基因,只管拿去用就好了。而女性的性染色體為XX,所以對于女人來說,她們有兩套X染色體,如果兩套都用來表達蛋白質,那就亂套了。所以選擇用哪一套去編譯大腦就成了難題。在女人的細胞中,兩套X染色體會自動有一套失去活性,只留有一套解碼編譯蛋白質。這種兩條X染色體其中之一失去活性的現象就被稱為X染色體失活。而女性的兩條X染色體,一半來自父親(小孩的外公),一半來自母親(小孩的外婆)。現在普遍認為,在女性胚胎發育時期,大部分情況下,不同細胞中選擇哪一套X染色體失活的過程是隨機的。導致的結果是,大約1/2的胚胎細胞來自于母親(小孩的外婆)的X染色體失活,而另1/2是來自于父親(小孩的外公)的X染色體失活。所以基因編譯大腦結構的時候,一會兒是來自于母親(小孩的外婆)的X染色體起作用,一會兒卻是來自父親(小孩的外公)的起作用,隨機選擇,沒有固定的模式,將X染色體基因表達充分混合。另外,人的X染色體里還有大約15%的基因是可以逃過失活一劫的,這讓本來已經非常復雜的X染色體編譯更是變得撲朔迷離。
另一方面,減數分裂是一種特殊的細胞分裂方式。當性細胞分裂時,染色體只復制一次,細胞連續分裂兩次,這樣,細胞中染色體數目就減半了。女性有兩個X染色體,減數分裂的時候,每個卵細胞里就各分得一個X。細胞連續分裂的時候,染色體會發生多次重組,兩條來自父母(小孩外公和外婆)的不同的X染色體會交換某些同一位置上的基因,這就讓最后每個卵細胞中分到的X染色體里混合了原本兩個X染色體的基因。
所以,當兒子從媽媽那里得到X染色體的時候,是已經經過減數分裂和染色體重組的結果,是混合了來自他外公外婆的X染色體的結果。而他的媽媽編譯大腦的時候用的X染色體也是被隨機選擇過的,母子倆的大腦結構可能完全不一樣,也可能有很大的相似度,最有可能的結果是既有一部分相似,又有一部分不同。
大自然的設計就是如此巧妙,盡管媽媽在兒子智力遺傳問題上要負主要責任,但是僅憑媽媽的聰明程度還是不能絕對預測出兒子智力水平的高低。
智力有一定的遺傳性,但同也時受到環境、營養、教育等后天因素的影響。這也造成了中國現在的社會現實:農村孩子的先天遺傳并不比城市孩子差,但環境、營養水平、教育條件等方面的差距,導致農村孩子上大學的比例較低,考上好大學的比例也較低。
從本期開始,《飛碟探索》將開設《我要問學霸欄目》,請各領域的專家為讀者朋友答疑解惑。你可以將自己的問題發送至:gstp2003@163.com,或私信給新浪微博“飛碟探索雜志”,也可以寫信到:蘭州市讀者大道568號《飛碟探索》編輯部,郵編:730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