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深刻認識新時期民生計量工作的重大意義
民生計量就是利用國家計量資源惠及民眾,是一種民生政治觀,更是一種計量服務觀。首先,民生計量關系到社會公平和正義。計量事關國計民生,是維持國家機器正常運轉的技術保障,是社會發展是否健康的彰顯,是確保國家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得以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實踐證明,計量在其產生之日起就與社會公平、公正密切相關;其次,民生計量凸顯的是政府提供公共服務的能力和行為。民生問題解決得如何,與政府在一定時期的公共服務提供能力有關,也與政府自身的行為有關。認真做好民生計量工作,可以保證公平公正的市場計量秩序,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二、增強做好民生計量工作的社會責任感
民生計量與廣大人民群眾密切相關。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處不涉及貿易量、服務量的計量和結算。日常生活中用的電度表、水表、煤氣表和電話計時計費器等是否合格,公共交通的時刻是否準確,都會對人民的生活產生一定的影響;食品的質量安全是人們越來越關注的焦點,食品在加工過程中,往往要加入一些添加劑,如色素、防腐劑、調味劑等,這些都必須經過嚴格的檢驗和計量,否則會導致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乃至生命的不良后果;在醫療衛生方面,對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都離不開計量測試。如測量體溫、血壓,做心電圖、腦電圖、X射線機、B超機等醫用計量器具以及各種化驗等,都要進行嚴格的計量測試,測量和化驗的數據不準,將會帶來嚴重的后果。因此,保證醫用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是計量部門的重要職責和使命。近年來,重特大安全事故時有發生(如加油機爆炸、煤礦瓦斯爆炸、化工廠爆炸等),雖然不都是因為計量器具出現問題而造成的事故,但也應從中吸取一些警示和教訓,應加強對報警器、壓力表等涉及安全問題計量器具的監管。構建和諧社會給我們提出了更多的要求,促進社會和諧也使得我們的任務越來越重。因此,我們要正確認識民生計量在構建和諧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認真履行我們的職能,提高計量工作的有效性,增強做好民生計量工作的社會責任感。
三、做好民生計量工作的對策
(一)民生計量工作應得到政府的重視與支持
做好民生計量工作是改善民生,體現執政為民,促進社會和諧的需要。做好民生計量工作,政府起著關鍵性和決定性的作用。因此,各級政府應把民生計量工作作為保證貿易公平、促進誠信經營、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一項重要工作來抓,從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高度重視民生計量工作。各級質監部門應主動向地方政府請示匯報,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努力推動把民生計量工作列入地方政府的議事日程,積極爭取以政府名義出臺文件,把民生計量工作納入各級政府,尤其是鄉鎮政府的工作目標考核體系,將政府領導下的民生計量工作機制常態化、制度化。只有這樣,才能夠營造政府支持、企業重視、社會認可的大環境。同時,各級質監部門要在政府的領導下,使民生計量工作與政府改善民生的工作思路有機結合,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認真加以落實。
(二)建立民生計量專項經費保障機制
民生計量工作需要大量的投入,專項經費保障是做好民生計量工作的前提。質監部門應積極爭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各級財政要加大對民生計量工作的經費投入,列入專項預算。采取政府補貼或劃撥專項資金等方式,重點解決定量包裝商品定期監督抽查經費和集貿市場、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機構等單位強檢工作難以開展的問題,建立以政府財政支持為主渠道的民生計量經費保障機制。同時,各級財政部門還應加大對法定計量檢定機構的經費支持,確保檢定機構人員配備和檢測能力能夠適應當地計量檢測工作的需要。
(三)強化民生計量監督和管理工作
一是要加強對涉及民生的強制檢定計量器具的基礎管理。依法對強檢計量器具登記造冊、備案,并做好強制檢定工作,提高民生計量工作的基礎管理水平。摸清集貿市場、醫療衛生部門、眼鏡店等單位強檢計量器具的底數,建立健全強檢計量器具檔案,實行信息化動態管理,確保在用強檢計量器具的登記率、備案率和受檢率達到百分之百。二是要強化民生計量工作的監督。質監、工商等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進一步加強對計量器具強檢和使用的監管。以開展“關注民生、計量惠民”活動為重點,強化對加油機、衡器、電子計價秤、出租車計價器、民用四表等重點計量器具的專項整治。加大對集貿市場、醫療衛生單位、眼鏡店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領域的監督檢查力度,強化強檢計量器具和商品量的監管,督促各單位嚴格遵守計量法律法規及有關規定,認真履行所承擔的相應責任和義務,保證強檢計量器具和商品量的準確。同時,加強對計量器具制造、維修、使用、檢定各環節的監督檢查,嚴厲查處計量違法行為,不斷提高民生計量工作監管的有效性,維護公平交易,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財產安全。
(四)推進民生計量誠信體系建設
深入開展“推進誠信計量,建設和諧城鄉”主題活動,重點解決計量管理體系不健全,計量器具受檢率不高,人員計量素質有待加強的問題。重點在集貿市場、醫療衛生單位、眼鏡店等重要領域,倡導誠實守信、合法經營,扎實開展誠信計量工作,建立起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基本框架的誠信計量體系,營造誠實守信、公平公正的良好市場氛圍,形成“以經營者自我承諾為主,政府部門推動為輔,社會各界參與監督”的誠信計量運行機制。
(五)強化宣傳教育,提高法律意識
積極發揮好輿論導向和監督作用,充分利用新聞媒體,借助質量月、“5·20世界計量日”及“3·15消費者權益保護日”等宣傳平臺,采用生動活潑、群眾喜聞樂見的宣傳方式,向全社會廣泛宣傳民生計量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廣播有聲、電視有影、報刊有字”,普及民生計量基礎知識,提高公眾對民生計量的關注程度和自我保護意識,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同時,要加強對集貿市場、醫療衛生單位、眼鏡店及加油站等從業人員的業務培訓和計量法律法規知識的教育,提高其職業道德和遵紀守法意識,規范其從業行為,為人民群眾創造放心計量和放心消費的社會氛圍。
(六)加強部門協調配合,形成齊抓共管合力
民生計量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涉及各行各業,單靠質監部門一家抓民生計量很難取得成效。因此,質監部門要努力取得工商、商務、物價、衛生、當地商會、行業協會等各有關部門的支持和配合,形成多部門聯動的良好氛圍。積極探索部門聯席會議等多種有效方式,建立和完善部門間民生計量溝通、協調長效機制,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合力,構建各部門間相互聯動的“大計量”工作局面。
總之,關注民生、計量惠民是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質監和各有關部門要密切配合,結合當地的實際,有效利用行政和技術等手段,全面推進民生計量工作,保障計量器具的準確可靠,保證公平公正的市場計量秩序,切實維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
(作者單位:巴彥淖爾市產品質量計量檢測所)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