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運用變系數模型對我國東部、中部、西部、東等部四大經濟區域2000-2011年間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進行了實證分析,并探究了造成差異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益的針對性建議。
關鍵詞:變系數模型 固定資產投資 經濟增長 區域差異
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在投資驅動的經濟增長模式下,我國實現了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投資特別是固定資產投資,在經濟增長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自2004年以來,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固定資產投資明顯加速,超過東部地區。不僅如此,比較而言,中部、西部、東北三大地區無論從固定資產投資率來看,還是從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來看,均高于東部地區,表現出更為明顯的投資驅動特征。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指出,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構建擴大內需長效機制,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促進經濟增長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堅持把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在國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研究分析各個地區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差異性,分析差異性產生的原因,有助于因地制宜,采取不同的投資策略,以服務于我國的區域發展戰略。為此,本文采用變系數的面板數據模型,對2000-2011年間我國四大經濟區域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區域差異進行了實證分析,對差異形成背后的原因進行了扼要分析,并提出了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益的建議。
二、變系數面板數據模型
從圖2所示的各種方法檢驗結果中,LLC統計量的概率值為0.02,從而在5%的檢驗水平下拒絕“各截面回歸方程的殘差序列具有相同單位根過程”的原假設。對于IPS檢驗和ADF-Fisher檢驗,均在1%的檢驗水平下拒絕原假設。PP-Fisher檢驗未能拒絕原假設。根據各種檢驗方法的單位根檢驗結果,可以認為對變系數模型(4)進行估計所得到的各截面殘差序列不具有單位根,即這些殘差序列是平穩的,從而表明面板數據“lnGDP?” 和 “lnI?”之間存在協整關系,即四大區域的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存在長期均衡的穩定關系。
四、結論
本文運用變系數模型對我國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的區域差異進行分析。研究表明,我國這四大經濟區域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都存在長期均衡關系,并且東部、西部、中部、東北四個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依次遞減。
究其原因:東部地區處于工業化中高級階段,制造業發達,產業結構相對先進,技術水平高,因而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大;另一方面,基礎設施相對完善,城市基礎設施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已經凸顯。中西部地區一方面處于工業化中級階段,基礎設施相對東部地區仍然落后,正是城市化加速基礎設施建設的時期,由于城市固定資產投資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較為緩慢,導致固定資產投資對中西部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短期內還沒有充分顯現;另外,西部地區承接東部大量的高能耗等相對落后的產業,這些產業的特點是前期投入大,投資效益并不明顯,從而也造成了中西部固定資產投資效益低下。東北三省區盡管在新中國初期為我國的工業化建設做出了重要貢獻,但其調整產業結構的任務仍然艱巨,表現為產業結構失衡問題突出,第二產業比重過高,產業結構重化工化嚴重,技術設備升級改造緩慢,產能過剩嚴重,導致固定資產投資效益在四大區域中最低。
為配合國家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大戰略,東部地區應積極推進產業結構的升級,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提高產業附加值,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以進一步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中西部地區一方面要在西部大開發和中部崛起戰略的實施下,進一步完善基礎設施建設,為經濟發展奠定良好的硬環境;另一方面,在承接東部落后產業的同時要注意提高環境準入門檻,提高產業集中度,引導經濟增長由粗放式向集約式轉變,切實提高固定資產投資的效益和質量。東北地區則要進一步加大力度改造升級傳統工業,有效延伸產業鏈,升級轉換傳統技術設備,發展戰略性裝備制造業,同時有效規避重復性建設,改變固定資產投資長期效益不高的狀況。
從根源上來講,我國當前固定資產投資效益低下的根本原因,還在于經濟增長方式未能實現從粗放型向集約型的真正轉變,未能實現由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轉變。因此,切實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努力擴大消費在國民經濟增長中的作用,盡快實現由投資驅動型向消費驅動型增長模式的轉變就顯得尤為迫切。這才是提高固定資產投資效益的根本途徑。在全球金融危機深入推進、外需疲軟的大背景下,維持內需可持續增長的基礎在于通過投資轉型,推動居民收入增長,配合收入分配改革,拉動消費增長,形成投資和消費的良性循環。為此,必須轉變經濟增長模式,從資源投入支撐的增長,轉變為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支撐的增長,逐步推進投資結構和投資領域的拓寬和轉型,即從傳統低效率的、依賴出口市場的生產領域轉向創新高效、適應國內家庭消費需求的產業部門,在投資結構優化和效率提高的支持下,產業結構將逐步升級,就業增加,進一步導致收入增加,從而為消費的持續增長打下堅實基礎。
參考文獻:
[1]高鐵梅.計量經濟分析方法與建模(第二版)[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
[2]張蕊. 固定資產投資與經濟增長關系的實證研究--以山東省為例 [D].山東:山東大學,2009.
[3]劉蓉. 東西部地區固定資產投資的差異與政策建議[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2003(6).
[4]張瑜.東西部資本形成、投資效率的區域差異研究[D].甘肅:蘭州大學,2011
[5]俞天貴. 中國東西部地區投資效率比較研究[J].開發研究,2011(3).
責任編輯:康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