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經濟效益審計是現代審計的主要標志,是以提高經濟效益為直接目的的新型審計。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勢頭越來越強勁,并在經濟體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在零售企業中開展經濟效益審計,對于加強企業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本文首先介紹了經濟效益審計的基本理論,介紹了零售業的含義、特點、現狀和發展趨勢等基本情況,重點分析了經濟效益審計在零售企業中的運用狀況及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法。
關鍵詞:經濟效益審計 零售業 審計程序 審計方法
一、我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現狀
我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最早可追溯到上個世紀80年代實施的廠長經濟責任審計。發展經濟效益審計,是確保企業受托經濟責任得到全面、有效履行的重要保證。然而,我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在相當長一段時間里處于停滯不前的狀態,發展前景不容樂觀。
由于零售業屬于經濟增長點的行業,發展速度快,項目多,網點多;且收入和利潤雙高,業務復雜,零售業設計到采購、進店費、銷售、盤點等行業環節多;人員流動性強,對于內部控制的要求高,所以非常重視內部審計。但是,其內部審計的著重點是查錯糾弊,并非經濟效益審計。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由于零售業的入行門檻較低,加之外資企業的進入,我國零售業的競爭非常激烈,想要在零售業取得較好的成績,經濟效益審計必不可少。不少零售企業認識到了這一點,也開始逐步進行經濟效益審計。
直到近十年來,經濟效益審計在零售企業中的應用才逐漸擴大。目前,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主要涉及的領域有投資決策、經營管理、人事管理、市場狀況分析、勞資關系、信息系統運行、后勤服務系統效率等。不少企業甚至對環境污染、社區關系、政府管制等非經濟性的外部因素對企業經營效益的影響也進行審查評價。
二、我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存在的問題
(一)經濟效益審計人才缺乏
經濟效益審計重在從技術上、經濟上尋求提高經濟效益的途徑。經濟活動分析法、現代管理方法和數理統計、數學方法是評價經濟效益高低、挖掘提高效益潛力的主要方法。由于零售業發展迅速,成長過程短,從事零售業經濟效益審計工作需要審計人員熟悉零售業的實務工作,了解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重點,理論聯系實際。但是,目前我國的審計人員知識結構比較單一,審計隊伍知識結構以會計、審計人才為主,審計人員的綜合素質比較欠缺,不適應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發展需要。
(二)經濟效益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存在缺陷
科學的經濟效益審計評價體系的建立,是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成功的關鍵。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必須有一個用于比較和評價當期成果的標準。但在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中,由于缺乏對零售企業的理論研究,評價經濟活動的標準往往不能很好地與零售企業的經濟特點相匹配。另一方面,目前能評價經濟效益指標的體系大多重財務指標,輕非財務指標,使得許多重要因素被忽略;重歷史指標,輕未來價值指標,使得經濟效益審計結果與零售企業發展方向不符;重綜合性指標,輕單項指標,使得經濟效益審計結果不夠細化。現有的評價指標難以完全達到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目的,也不能滿足零售企業的實際需要。在這種情況下,審計人員就很難全面深入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效益情況。
三、改進我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建議
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一種個性化非常強的工作,它注重通過審計揭示存在的問題,分析產生問題的原因,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這就要求審計人員轉變觀念,增強全局意識,具備宏觀經濟知識和意識,具備宏觀透視能力和較強的信息意識,具備高度敬業精神和社會責任感,具備專業競爭能力和判斷力,在審計觀念和技術方法上不斷探索創新。審計人員思想上要確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觀念,跳出傳統審計思維模式,站在宏觀的角度思考,大膽探索和實踐。由于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是由零售業的特點決定的,審計人員除了必須具備嫻熟的會計學、審計學、財務學等方面的知識及豐富的審計經驗外,還需具豐富的零售企業實踐經驗方面的相關知識,了解零售企業的內部操作;不僅要具備一般審計的基本技能,還需具有生產、技術、經營、建設、管理等方面的專業知識和綜合分析判斷能力。所以,應開展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理論和方法及其相關專業知識的綜合培訓,以豐富審計人員的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優化審計人員知識結構,使審計人員在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工作中能夠綜合運用各方面知識,適應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發展的需要。同時,也可以建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專家庫,審計部門可以直接引進零售業審計方面專家人才,與有關專家建立比較密切的聘用合作關系,有效利用外部人力資源。
四、結論和展望
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場經濟的發展,近幾年來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越來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視,在實踐中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要促進經濟效益審計在我國的發展。首先,必須轉變觀念,應用符合中國國情的戰略眼光重新認識經濟效益審計對零售業經濟效益提高的重要作用,樹立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理念,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審計方法,逐步推進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發展。其次,要加強立法,建立完善符合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法律、準則及操作指南;同時要著力培養一支滿足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要求的審計隊伍。在整個零售業行業中開展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讓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在我國零售業發展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提高經濟效益,為我國零售業發展提供雄厚的物質基礎。隨著審計理論和實務的不斷發展,零售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的發展趨勢將逐漸顯現。
21世紀,以豐富的實踐、完善的理論為基礎,有關經濟效益審計的法律、法規將逐步制定實施,經濟效益審計也將逐步走向法制化、標準化、規范化,更好地為零售企業管理服務。零售經濟效益審計將成為零售企業內部審計的主要任務。
參考文獻:
[1]曹菁菁.企業經濟效益審計研究[M].江蘇大學出版社,
2006.
[2]陳劍.我國零售業發展的戰略構想[M].天津財經出版
社,2003.
[3]陳思維,王會金,王曉霞.經濟效益審計[M].中國時代出
版社,2002.
[4]李敦嘉.效益審計的理論結構[M].中國審計出版社,
1996.
[5]李密福.關于開展經濟效益審計的幾點思考[M].內蒙古電大
學刊,2006(2).
[6]沙雄飛.我國零售業競爭力分析[J].合作經濟與科技,
2009,(389).
[7]施青軍.效益審計標準的選擇和確定[J].中央財經大學學
報,2006(5).
[8]蘇紅梅.我國大型零售企業的發展戰略探索[M].首都經濟貿
易大學出版社,2004.
[9]王雪燕.企業經濟效益審計自議[J].商業經濟,2006(2).
[10]吳天星.對經濟效益審計立項原則的思考[J].審計月刊,
2005(1).
[11]顏毓潔.王勝權.從沃爾瑪的成功探析我國零售企業文化的
構建[J].商場現代化,2009,(573).
[12]張立.中國零售業發展模式與戰略研究[M].湘潭大學出 版
社,2002.
[13]張賢存.零售企業的經營策略研究[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6.
[14]竹德操,吳云飛.經濟效益審計[M].中國審計出版社,
1992.
[15]祝合良.現代商業經濟學[M].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2001.
[16]趙瑞嶺.試論經濟效益審計[J].科學論壇,2006(3).
(責任編輯:楊再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