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陽市鐵西區七路街道第一城社區黨委將公眾微信應用于社區服務,成為推進服務型社區黨組織建設的一項重要手段。今年“七一”前夕,第一城社區黨委在全市率先開通了社區公眾微信平臺,利用微信傳播廣泛的特點,將社區服務主動送到居民身邊。
提供“預約”服務。由于社區工作人員較少,外出辦事時就無法接待居民,針對這一情況,微信平臺提供了預約服務。居民辦事前只要在微信中約定好時間,就可以不走冤枉路了。
提供“自助”服務。社區利用微信平臺設置信息檢索功能,對于一般政策性問題和便民信息,居民只要按照提示操作,就可以隨時隨地得到回復,真正實現了24小時社區服務。同時,在微信平臺中開通“社區110”,居民遇緊急情況時回復“社區110”就可以向社區尋求幫助。
提供“送餐”服務。社區通過微信平臺主動為居民提供政策法規、身邊科學、就業等信息,使居民足不出戶就能掌握社區信息,避免了過去居民由于不了解辦事流程、接不到通知而導致耽誤工作、反復跑社區等問題的發生。
提供“民情接待”服務。社區通過微信平臺接收居民的意見、建議,幫助他們調整心態、解決困難。遇到解決不了的問題,通過微信平臺尋求幫助,一些在職黨員主動利用職業優勢幫助解決困難,極大地縮短了訴求周期。
為了更好地發揮微信平臺的作用,社區建立了以“前臺受理、無縫服務、全員點評、科學整改”為主要內容的管理機制。一是建立微信平臺管理員值班制度。由工作人員輪流做微信平臺管理員,通過輪崗,幫助工作人員信息共享、業務互通;建立微信平臺管理制度,對管理員發布信息及回復進行規范化管理,避免不作為或信息不準確、用詞不當等問題發生;建立考評制度,對管理員的工作進行定向考評,確保前臺受理工作不出疏漏。二是擴大微信覆蓋面。通過召開聯歡會、發放宣傳單等方式,提高居民知曉率和關注度,并組織社區工作人員定期到微信不容易覆蓋到的空巢老人、困難家庭走訪,對于他們提出的問題通過手機微信查找解答,并對服務需求進行登記、限期辦理。三是社區黨委定期組織微信平臺管理員進行工作互評,組織所有社區微信用戶對平臺運行情況進行點評。通過互評和點評,收集意見、建議,并及時研究整改。
如今在社區只要提到“第一城社區微信”,大家都知道,一些居民還稱它為“掌上社區”。
(作者單位:沈陽市鐵西區七路街道第一城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