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根據黨的十八大精神的要求,新一輪的司法改革即將啟動,有必要從理論上進行探討并提出一些具體的建議。
深化司法改革,必須遵循司法規律。我國司法體制和權力運行機制的改革和完善,應當遵循以下的基本司法規律:第一,嚴格適用法律,維護法制權威;第二,公正司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第三,嚴格遵守法定正當程序;第四,司法的親歷性與判斷性;第五,維護司法的公信力和權威性。遵循司法規律是司法改革取得成功的關鍵。
應當完善確保審判權、檢察權獨立行使的機制:第一,應當堅持和改善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明確黨對司法工作的領導主要是方針、政策的領導和組織領導;第二,進一步理順紀委與司法機關的關系,兩者之間不是領導與被領導的關系,而是協調與配合的關系;第三,進一步理順權力機關監督與司法機關獨立行使職權的關系,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法院、檢察院工作的方式不應包括就具體案件提出監督意見;第四,要改革司法機關人事、財政過度受制于同級黨政組織的制度。
應當正確認識、理性對待三機關的關系,采取措施彌補法檢公分工配合制約原則存在的缺陷:第一,維護控辯平等,加強審判的中立性;第二,加強律師權利保障機制;第三,防止互相配合侵犯當事人權利。
應當規范大要案的辦案程序:第一,專案組的組織和活動應當加強規范;第二,建議取消設在各級公安機關內的“打黑辦公室”,使打黑活動按法定司法程序進行;第三,大要案件的審理和裁判更應當注意嚴格依法辦案。
應當遏制司法行政化傾向,有兩個方面的問題尤其值得關注:第一,遏制法院內部管理行政化傾向,要進一步規范審委會、院庭長與合議庭的關系,規范上下級法院關系;第二,司法績效考評制度應當進行科學化、合理化的改革。應繼續推動司法官職業化,提高司法官待遇。對司法官特別是領導干部的遴選應當更加規范。
(摘自《中國法學》,2013年第4期,第5-14頁。)
*中國政法大學終身教授[100088]
**四川大學教授[61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