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世界發展的必然,無論因何而改,改成什么樣,作為一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有以下的期待。
1.希望改革能夠遵循教育教學規律
我們的教育有義務為不同層級的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從試卷的整體安排上,我們希望既考出層級又要讓不同層級的孩子都獲得成功的體驗。必須承認人的智力水平不盡相同,希望試卷有較好的區分度,使真正有能力的學生脫穎而出,使精英能夠享受精英教育,而這些精英也一定會在推動社會發展上起到精英的作用。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們也必須承認,大學的普及率已經相當高,像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各類大學錄取率已達80%以上,對大多數人而言大學已經不是精英教育,希望高考命題能夠引導我們的教學為學生未來的繼續學習與深造打好基礎。希望我們的學科命題能直指學科知識、學科能力與學科方法,使學生的學習回歸單純質樸。
2.希望早日出臺細則與樣本
學生、家長與一線教師更關心的是操作層面的事情,如綜合的320分三科如何分配,外語和語文試卷上減什么、加什么等。政策一日不出,大家的猜疑一日不斷。我們希望考試院早日出臺《考試說明》,使學生、教師有章可循。避免因猜疑帶來的不必要的混亂。
3.希望政策相對穩定與持續
有人說“教育是緩慢而優雅的”,教育改革不應該是狂飆突起的革命,而應該是在繼承基礎上的革新與修正。千千萬萬的教育工作者在他們的崗位上辛勤耕耘,積累了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我們一定要珍視他們的經驗與財富。
面對高考的改革,作為一線教師的我們別無選擇,我們必須研究它,接受它,應對它。經過一段時間的研討提升,我們確定了這樣的教學原則:遵循學科的教學規律,遵循學生的學習規律,提升學生的學科素養。重視學生基礎知識的落實,基本技能的訓練和基本習慣的養成。讓他們真正成為真正的高手,才能應對一切變化。在高考難度下降的情況下,基本習慣的養成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確實為一部分接受、理解能力強但習慣較差的學生擔憂,基于這種擔憂,我們會更努力地幫助學生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