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闡釋:北京市廣渠門中學的“生命教育”
北京市廣渠門中學倡導基于生命成長的“用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理念,主張把學生看作是一個個獨立、鮮活的生命,要按照生命成長的規律來進行教育。“生命影響生命”的教育就是用成熟熱情的生命,用積極樂觀的生命,用善良正直的生命,用幸福美好的生命,用拼搏向上的生命,用勇于擔當的生命去影響稚嫩的成長中的生命。“影響”就是去說教化、去形式化,發揮教育潛移默化的作用,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
什么是“生命影響生命”的“生命教育”?就是按照生命成長規律,通過優質教育者生命的影響,從科學、藝術、身體、心理、道德、人文等方面,培養具有健康快樂生命狀態的可持續發展的人。廣渠門中學12年的“三全”教育(全方位、全員、全過程)是學校持續發展的根本原因。那種只關心課堂,不關心課外,只關心校內,不關心校外,只關注學校,不關注家庭的教育仍是一種知識本位的教育。在教育中,我們不注重孩子進門的差距有多大,只關注孩子增量有多大,關注孩子在這里成長是否健康快樂。這是對生命的理解與尊重,這是生命的教育。在“生命教育”中,生命的成長具有無限可能性。我們必須尊重生命間相互影響的成長規律,讓每一個生命都精彩。
改革管理體制,協調好教育諸元素關系
教育的基本元素為教育者、被教育者、教育的過程與教育媒介,從管理的角度搭建強有力的組織平臺,就是為了更好地協調這三者之間的關系。自2004年始,我校進行資源重組、優化調整工作,撤銷學校原有的總務處、德育處、教務處,成立資源部、學生部、課程部。資源部下設物材管理中心、人力資源中心、教育技術中心;學生部下設學生管理中心、學生服務中心、學生活動中心、學情指導中心;課程部下設課程管理中心、課程協調中心、課程研發中心。
1.資源部實現學校資源效益最大化
資源部的主要職能是立足于學校的可持續發展,合理調配人力、物力、文化資源等,并使之充分發揮最大效益。例如,為了使全校近300名教職工人盡其才,各盡其能,學校在聘任時采取了選崗、兼職的辦法,即教師可選擇崗位,也可在其他部門兼職。選崗,極大地調動了教職工的積極性;兼職,充分發揮了教師的個人才能。為了充分發揮物力資源的最大效益,在避免重復性浪費的基礎上,學校建設了能適應師生和諧發展的各項設施,如教師的溫馨水吧、舒適的休息室、設備齊全的健身房,學生的閱覽室、圖書館、演播室及各種專業教室等;在學生活動的操場和走廊設置了舒適的座椅,讓學生時刻感受到關愛與溫馨。資源部充分挖掘學校內部可利用的一切資源,堅持創設一種和諧優美的校園環境,讓“以人為本”的辦學思想,通過校園內的每一個細節表現出來,讓學生在一個充滿著溫馨愉悅和富有教育內涵的環境中健康成長,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感染、熏陶學生的心靈。
2.課程部大力改革學生的“喂養方式”
課程部的工作主旨不僅是承擔原來教務處繁雜的事務性工作,而且在課程改革、課程管理上加大力度。課程部在課程的設置方面一改以往刻板、保守的課程模式,把“生命教育”辦學理念與課程實施進行深度融合,形成“生命教育”理念下的校本化課程實施體系。常規課程通過校本化實施,著眼于學生的全面發展;源于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的學科拓展課程定位于改善學生的學習動力系統;基于翱翔課程和大學先修課程的特長發展課程促進了學生的特長發展。豐富的課程供給讓學生“吃得飽”,靈活的供給方式讓學生“吃得好”。如果說學校課程體系的創新拓寬了學生學習的寬度,那么,高效生命課堂的探索則挖掘了教師和學生的學習深度。在高效課堂上,師生有效互動,民主、尊重、開放、有序,充滿生命激情。
3.學生部實現了德育工作的可持續發展
學生部將德育工作序列化、生活化、課程化,把德育融入學校育人目標之中,進入到學校的課程體系之中,成為了學校的課程并落實在課堂教學之中。
德育工作序列化。每學年開學典禮上,學校都會提出本學年的教育主題:從感恩到責任,從尊重到信仰。一年又一年的主題教育讓學生懂得感受親情,感念恩情;讓學生明白所謂信仰就是從信父母、信身邊的人開始;相信愛、相信奉獻、相信良心!文化游學、博物館之旅、名人故居行、走進名企、走進高校、走進軍營、走進自然等活動,豐富了學生生活,開拓了學生視野。豐富多彩的社團文化凸顯了教育的生命性、生長性、生成性。學校每年都堅持在高三年級發展優秀學生為共產黨員,并在全校隆重召開學生黨員發展會。每年的發展會都是轟動學校的震撼人心的大事。
德育工作生活化是把德育融入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廣中學生在校期間都要完成幾件課堂之外的大事:參加一次演講、獨自旅行一次、搞一項研究,等等。從校園公益日到校園志愿者,學生們體驗到服務他人的快樂;到救助站去做義務勞動、為抗癌長跑做宣傳,點燃了學生們奉獻社會的熱情;在校園開展大型義賣活動,為兒童村的同齡人添置生活和學習必需品,與培智學校的學生共度“六一”,為母親水窖捐款,到國家大劇院等開放場所做義務講解員,各項活動讓學生們懂得了生命的價值和成長的意義。
建設學生生命成長的精神家園——“好人學校”
精神文化建設是學校發展的原動力,是學校價值的風向標。“好人學校”就是要從精神層面引領全校師生,為生命成長奠基。“好人學校”的教師以良好生命狀態影響學生的生命狀態,優秀學生以自己的生命狀態實現學生之間的彼此促進。在優質生命影響下,學生遠離劣質的生命狀態,學校成為了學生生命成長的樂園,成為素質教育真正實現的生態園。這種“好人”的概念實質上就是優質生命,它不同于社會上單純道德意義評判的“好人”,更不是唯唯諾諾、缺乏立場的“老好人”。“好人學校”的構建主體首先是優質教師,教師是“好人學校”的實施者和推動者。廣渠門中學極為重視教師的良好生命狀態,努力在教師團隊中營造統一的“好人學校”的核心價值觀,在教師中形成文化自覺的教育環境。
廣渠門中學的黨員教師隊伍由一批有朝氣、有魄力、能吃苦、能擔當的優質教師構成。近年來,學校共有90人次獲得重大表彰或取得榮譽稱號,其中85%以上是共產黨員。魏發團老師就是我校優秀黨員代表。長期以來,他在社會上默默無聞、毫無所求地幫助著二十多位老人,陪他們健身、送錢送物、幫做家務、送醫送藥。魏發團老師的事跡經過報道感動了東城區上百所學校的教職工和學生。梁疆老師也是學校的優秀共產黨員,負責學校離退休工作,常常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給離退休老師送去關愛,協助家屬處理幾十位辭世老師的后事,讓家屬感動不已。這樣一批好老師的生命狀態時時影響著學生的生命狀態。
學校以榜樣教育引領青年學生不斷進步,定期開展評比青春榜樣活動。學生中還涌現出一批品學兼優、自強不息、熱心公益的青春榜樣,這種同齡人的榜樣力量更接近他們的生活,對他們更有震撼力。初中學生劉子藝每天在上學的路上撿拾垃圾。她說,要以自己的微薄之力還上學路上一片清潔。這種“不以善小而不為”的執著精神感動著整個校園,也帶動了更多的好人。高中的一名學生家中失火,全校師生自發為其捐款達十多萬元,而這名學生及其家長只收下一半,將另一半捐助給學校的宏志獎學金。 “好人學校”帶給學生的是優質的生命狀態,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完善有利于學生生命成長的校園生態環境
廣渠門中學在物質環境的設計上充分體現了環境育人意識,使有限的空間發揮著無限的育人作用。
在空間布局上,做到合理規劃,科學布局。一樓大廳墻壁上,以紅色大字鐫刻著廣渠門中學的校訓;學生生活區設有文化長廊、科技長廊、繪畫長廊、攝影長廊、各國國旗長廊、科學家畫廊;學生學習區用圖片多方面表現不同的教育主題;學校運動場四周,是宣傳奧運精神的園地;學校中心小廣場的立志碑,用隸書鐫刻著梁啟超的《少年中國說》。學校的每面墻、每條路、每個景點、每塊園林都是“無言的教師”,都蘊含教育的氣息。
在內容安排上,充分考慮學生成長的實際需要,展現豐富多彩的學生生活,使師生感悟學校大家庭的團結、友愛、和諧、進步。學校懸掛了600多塊鏡框,用來宣傳學生中文明禮貌、熱愛學習、尊老愛幼等事跡。電子大屏幕上,學生在科技、文藝、體育等各個方面取得的好成績不斷被展現出來。校園內自然科學展柜,有著各種各樣的生物和礦物標本,讓學生近距離地了解了自然界。
校園環境建設決不是用來裝飾或點綴“門面”的,而是要創設一種氛圍,陶冶學生的情操。環境建設更是一種隱性課程,這種隱性課程具有情境性、滲透性、持久性、暗示性、愉悅性等特點,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巨大的影響,可以陶冶學生情操、砥礪德行、磨練意志。
□ 編輯 王雪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