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陽區日壇小學1962年建校,至今走過了50多年的風雨歷程,成為擁有一校兩址的市示范校。學校有著深厚的歷史積淀,早在1991年即成立了小荷藝術團,出色的辦學成績被原人大常委孫起孟、文化部部長高占祥等領導和音樂家時樂蒙譽為“日出荷花滿壇紅”。學校校歌中亦有“日出荷花滿壇紅,株株玉立笑盈盈”“舒袖長舞迎風雨,雨后荷花傲蒼穹”之句。幾代日壇人以荷花精神修己安人,美麗的荷花已經成為日壇人心中的驕傲,“荷文化”在豐沃的積淀中應運而生。
“荷文化”的整體構建
日壇小學堅持文化引領,(2008年提出的“荷文化”)提出學校文化定位:“創建擁有荷花身姿與品位的和諧校園”,梳理出學校文化建設目標:“擁有荷之美,共創和之貴”,提出“三步走”學校文化建設步驟:“小荷才露尖尖角”“映日荷花別樣紅”“香遠益清”,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個興趣廣泛,一任天真;學有所長,精彩綻放;特長凸顯,榜樣示范的成長歷程。
我校“荷文化”整體構建是由四個子系統構成的:以文化為引領的導向系統,即“擁有荷之美,共創和之貴”;以活動為樞紐的運作系統,主要包括課程文化活動、年段文化活動、品牌文化活動;以組織為基礎的保障系統,主要包括制度文化、評價文化;以環境為支撐的驅動系統,主要包括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四個系統功能的發揮及其有效連接便形成高效的學校“荷文化”教育機制,形成了獨特的“荷文化”建設體系。
“荷文化”建設的途徑與策略
學校文化的本質是學校以價值觀為核心的精神環境。其生成與發展都有其有序、規范的運作模式。我校特色建設途徑與策略可以概括為:文化引領、活動生成、制度調控、環境熏陶。
1.精心梳理學校文化建設目標,努力實施文化引領
“荷”是顯性文化,構建豐富的“荷”主題文化。用荷之“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培養日壇人高雅的身姿和品味;用荷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塑造日壇人正直、高尚的人格;用荷之“頂風冒雪傲立,腰彎骨斷筋尚連,葉莖相扶、枯而不倒”錘煉日壇人友善、合作、堅韌的品行,為師生奠定良好的發展基礎,使每一名師生“擁有荷之美”。
“和”是隱性文化,以人為本。在顯性文化的構建過程中,學校為師生發展創設舞臺,構建相互尊重、相互激勵、互相學習、平等互助、共同發展的干群關系、教師關系、師生關系、生生關系、家校關系,力求讓每一名日壇人在工作、學習生活中獲得巔峰體驗,在交往生活中獲得歸屬體驗,在休閑生活中獲得審美體驗,享受一份生命的精彩,共促可持續發展。
“擁有荷之美,共創和之貴”的文化終極目標實際上就是實現從“荷”到“和”的發展。
2.構建豐富的活動文化建設體系,豐富荷之采
第一,課程文化活動建設。
學校組織骨干教師圍繞“荷文化”陸續開發文學、藝術、生態等多種門類的校本課程,包括《我與大師一起畫》《手繪荷韻》《荷花文化史》《荷花詩詞鑒賞與誦讀》《荷花種植》等。校本課程的開發提升了教師的課程領導力,使學生獲得了主動的、全面的發展,也使學校的“荷文化”更具生命力。
第二,年段文化活動建設。
結合學校文化建設步驟,梳理各年段特色文化活動導向:
低年段(1-2年級):以學生基本行為習慣培養為基線,以“做合格小荷少年”為主題,突出“蓮趣”年段特色文化,與學校文化建設步驟第一步“小荷才露尖尖角”呼應。
中年段(3-4年級):以感受學校文化為基線,以“做有擔當的小荷少年”為主題,突出“藕香”年段特色文化,與學校文化建設步驟第二步“映日荷花別樣紅”呼應。
高年段(5-6年級):以尊重教育、關注社會為基線,以“做懂得自尊的小荷少年”為主題,突出“荷韻”年段特色文化,與學校文化建設步驟第三步“香遠益清”呼應。
第三,品牌文化活動建設。
出臺《日壇小學古詩文誦讀計劃》。學校以花銘志,以花寄情,把古今吟誦荷花的優秀詩篇收集整理,匯編成《日壇小學古詩文誦讀集》,每天五分鐘誦讀,每周一升旗時進行拉詩比賽,定期開展荷花詩考級。鼓勵學生吟誦荷花詩篇,感悟荷花品格,誓做高雅的人。
把“荷文化節”作為學校盛大的傳統節日。學校把每年五月定為“荷文化節”,開展主題性的大型活動,展示學校藝術、生態等方面的教育成果。2010年5月,學校在朝陽劇場召開了主題為“美麗小荷,優雅綻放”的第二屆荷文化節,文化節上公布了荷文化節的形象代言人——荷娃融融;表彰了“十佳優雅小荷”;舉辦了家教報《新荷》創刊儀式等。2012年9月,學校在朝陽劇場召開了主題為“日壇精神我傳承”的第四屆荷文化節,文化節上發布了日壇精神——謙和、博愛、唯美、卓越,并對其進行了詮釋;隆重發布了學校文化建設讀本《擁有荷之美,共創和之貴》。學校荷文化節也將作為學校最大的傳統節日保留下去,成為學校一道靚麗的風景。
強勢打造小荷社團。學校成立了以民族打擊樂為龍頭的十幾個社團。學校精心設計小荷打擊樂團、管樂團、舞蹈團、合唱團排練廳,設計小荷美術團、科技團等活動室,每年“六一”進行社團展演,評選優秀社團,為學生搭建展示才華的舞臺,促使他們向著更高的目標前進。
3.構建豐富的環境文化建設體系,感受荷之美
第一,精心設計兩個校區的校園文化。
本部樓道建設以“自然之荷—生態之荷—文化之荷—藝術之荷”為主題,從展示荷花的品種、形態、古詩詞到“株株小荷”優雅綻放的身姿和作品,使學校儼然成了一個荷花的世界。校園中主題景觀“荷韻”彰顯著日壇小學的深厚文化底蘊,預示著日壇小學將擁有光明美好的未來。東恒校區樓道建設以“人與自然和諧—人與人和諧—人與社會和諧”為主題,從三個方面詮釋了和諧的內涵,彰顯了學校的辦學理念。校園中主題景觀“和諧”更體現出學校的核心文化。兩校區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做到了“一條主線,和而不同”。學校成立學生校園文化講解團,每逢迎接檢查、來訪和舉辦各種開放活動,學生們都會津津樂道地講解,荷文化的種子在學生們的心中悄然扎根、發芽。
第二,精心設計學校文化標識。
進一步規范了校訓、校徽、校旗、校歌,制定了學校的基礎色(綠色),粉刷了教學樓(綠色宮殿),設計了校花、吉祥物、校服,開發了系列文化產品,如紙杯、請柬、邀請函、手提袋、臺歷、《教師工作小秘書》、《教師培訓手冊》等,特別是印制了《擁有荷之美,共創和之貴》學校文化讀本。
荷文化建設成效與反思
第一,培育擁有高雅身姿與修養的謙謙君子。
即學生做到外表美麗、端莊、優雅,內心高潔、正直、友善、謙遜、合作、堅韌,努力成為“小淑女”和“小紳士”。
三年來,為滿足荷文化特色教育教學需要,學校認真落實校本培訓,明確課程的教育目標、課程結構及各年級段的教育內容及要求,編制了教材;組織骨干教師根據課程實施的具體要求,展開教學示范,指導全體教師實施荷文化教育;選定校本課程教師,建立“荷文化教育”教研組,進行“荷文化教育”的研究。
由于我校循序漸進地開展欣賞、探究、傳承荷文化活動,全體學生已經掌握積累、誦讀、吟詠荷的詩歌、散文的能力;科學骨干學生已經能尋荷、探荷、寫荷藕的實踐、研究;愛好文學的學生已經對荷人、荷品、荷精神的發展與傳承起著一定的模范作用。
第二,創建擁有荷韻文化品位的和諧校園。
走進日壇校園,你會深深感受到和諧精神、進取精神、團結精神、樸實精神、廉潔精神。“映日荷花別樣紅”是一種和諧美,“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是一種協調美,“蓮開并蒂,百年好合”是一種道德之美、文明之美。荷文化開發傳承傳播使我校的和諧文化更加豐富,將進一步深化和諧精神。荷花“中通外直、亭亭凈植”,啟迪我校師生不怕困難、不畏艱險、正直向上、積極進取,為我校的發展多作貢獻。荷花“不蔓不枝、香遠益清”,啟發我校師生不節外生枝、不拉幫結派、不親近疏遠,善于與人合作,以寬廣的胸懷、海納百川的氣度來面向未來。荷花“濯清漣而不妖”的精神,正引導樹立自尊、自愛、堂堂正正的日壇人的形象。
“荷文化”整體構建既成為學校特色建設項目,現在也成為學校全力打造的整體辦學特色。今后建設構想:
首先,進一步完善“荷”之顯性特征。學校環境建設進一步凸顯荷味,活動建設進一步展現荷采,課程建設進一步突出荷韻等。
其次,豐富“荷”之隱性內涵。“荷文化“的內涵建設由淺入深應實現三步:
第一步:“小荷才露尖尖角”。指的是每一個入學后的學生都要發展,都要健康成長,學校通過搭臺讓學生的愛好、特長得以顯露。
第二步:“映日荷花別樣紅”。指的是學校提供發展的條件,讓學生的特長得到充分地發展與張揚,呈現出一派生機盎然的景象。一是課堂教學出成果,通過課堂教學滲透“荷”文化內涵,在教學過程中要做到減負增效,更要體現課改的價值,做到推進課程的發展。二是學生活動出成果,學校的小荷打擊樂團、小荷管樂團要努力成為金帆樂團,特長生的數量與規格普遍提升。
第三步:“香遠益清”。指的是學校的辦學成果要聲名遠播,出名師,育英才。師生在荷文化的浸潤中,感受荷之味,彰顯荷之采,展示荷之韻。
學校“荷”文化建設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是學校師生在長期的教育活動的過程中共同創設而形成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其集中表現了學校所形成的獨特風格和學校精神。通過對“荷”精神的挖掘和整合,使之成為布置學校環境、引導學校活動、制定學校制度、提升學校精神的根本立足點,使之全方位的融入校園的教學育人體系中,融入師生的共同生活、價值體驗和生命感悟中,從而形成獨特的追求卓越、崇尚一流的靈中精神和脫俗超凡、高潔獨具的靈中風貌。
□ 編輯 吳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