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動的科學》校本課程在我校已經實施3年,從“雪松為什么病了”“冰川擦痕是怎樣的”到“創意插件”,我們把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相結合,形成了京源學校小學部的科技特色課程。
2013年4月下旬,插件小組的學生們知道自己將要參加K’bot中國區的比賽后,感到非常興奮和激動,大家緊緊地擁抱在一起,齊聲喊道:“太好了!太棒了!”
“KNEX”創意插件是全球公認的最具創意性的構建玩具之一,它通過運用幾何學、空間結構學、力學等原理,可以將各類插件、元件按照組裝者的意圖,搭建成各種立體或平面結構造型,并產生一定難度的動作,制作出具有動態功能的模型,對開發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培養動手能力與科技素養具有良好的作用,深受我校學生的歡迎。
能夠參加全國比賽是可喜的,同時也意味著學生們將要面臨更大的挑戰,付出更多的辛苦。經過反復討論斟酌,我和隊員們確定了作品主題——天壇祈年殿。因為此座大殿不但凸顯了中國古建筑的特色,還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祈求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寓意。接著,大家齊心協力設計出了圖紙,搭建工作正式開始!
此時距離比賽時間已不足一個月,搭建工序又極為復雜,而且隊員們只能利用課余時間準備,這都給此次比賽帶來了極大的難度。通向成功的路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每當隊員們遇到困難時,我就會給予了他們極大的支持與鼓勵。在搭建祈年殿第二層的時候,由于內圓與外圓的周長不同,搭建起來困難重重,我和隊員們不知嘗試了多少回,也不知失敗了多少回。有的隊員泄氣了,不停地抱怨:“一定是圖紙出了問題,要不咱們換一個主題吧!”看著隊員們急得焦頭爛額,我也憂心忡忡。網絡是個便捷的資源庫,我上網仔細查閱了有關祈年殿的建筑特點,和隊員們一起討論解決方案,集思廣益,終于使隊員們茅塞頓開。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齊心努力下,第二層房檐最終被拼了出來。望著第二層的每一個地方,似乎都閃耀著一束束奇異的光芒,那是集體智慧的光芒,是合作的力量啊!
這件作品最終使孩子們獲得了“第一屆K’bot(中國)創意大賽”的二等獎,淚水伴著歡呼流淌,這喜悅背后是京源綠色生命的綻放。在我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學?!办`動科學”校本課程蓬勃發展著,學生們創造的作品屢創佳績,在2010年7月香港科技大學舉辦的亞太區k’bot創意大賽上獲得團體季軍,“最佳創意”和“最佳外形”兩項單項金獎。2013年5月29日是隊員們永遠難忘的一天,他們在北京市少年宮看見了敬愛的習近平主席。習主席對我校的作品十分感興趣,走過來聽何遠薇同學介紹了作品理念,還提了幾個問題,得到滿意的答復后,主席不禁夸贊這個設計很好,可以拿獎。隨后習主席又和范子懿同學進行了短暫的交流。
2013年1月,我校舉辦了“首屆京源杯k’nex創意大賽”。參賽的學生們自己動手設計搭建的《綠色校園》,將節能和環保巧妙地結合在一起,不僅加深了對綠色生活的認識,更理解了生態環境與人類生活的關聯。
三年多的時間,《靈動的科學》校本課程讓很多學生熱愛上了科學,提高了創新和動手實踐能力,從中體也懂得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