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荻浦村位于浙江省桐廬縣江南鎮東部,與富陽交界。該村距今有900年左右的歷史,2006年被評為省級歷史文化村鎮,2007年與深澳、環溪、徐畈四村一并被列入第三批國家級歷史文化名村。在新農村建設中,怎么樣讓歷史與發展和諧相處,一直是一個難題,而這也恰恰是荻浦村做得非常好的一點。在濃厚的歷史文化氛圍中,注入小清新的力量,或許,荻浦村能給出一個不錯的樣本。
牛欄咖啡是我們在荻浦村重點探訪的對象。
和當地人打聽咖啡館的位置,他們大多拉著我,指著一個大概的方向,“那里那里,走過去就是。”似乎已經能看見般,熱情又自信。在農村做生意,不是都會挑最有利最中心的位置,像進村主干道的兩邊,又像游人必去的花田周圍,眼看自己離“熱鬧”越來越遠,總以為已經錯過。
穿過一個老宅子江氏祠堂,路過幾間外立面還在裝飾的新房,我終于看見了那一排低矮的房子,站在墻角,能輕易夠到它的屋檐。或許是因為周圍興建的樓房都太新,房子比想象中要舊很多。墻面是早年間,用附近溪里的石頭和了加了麥稈的黃泥,一塊塊砌成,只是原本被溪水沖刷渾圓的石頭,因為時間,變得粗糙很多。
接近門口的墻上,掛了一塊木牌“牛欄咖啡”,明明只是塊招牌,此時,卻成了路過的人停下留影的搶手背景。趁著鏡頭前換人,我趕緊逃進那扇小門,門檻已經破得不忍再踩,同時卻也忘了低頭,頭頂擦著門框進入,肩頭落了些年代久遠的粉塵。
叫牛欄咖啡,因為它本就是牛欄,不過那已是20多年前的事兒,當時還沒有高端現代的農耕用具,完全仰仗家畜的幫忙,牛豬羊和房子一樣,算是資產。后來,生活條件好了,家里再不需要老牛干活,村里類似這樣的牛棚都被閑置,成了堆放農具和柴火的倉庫。
直到今年年初,為了新農村建設,荻浦村村委開始集中整治,這牛棚拆還是不拆,讓鎮里和村上的干部傷起了腦筋,雖然它們的歷史沒有那些幾百年老房子來的悠久,但好歹也有七八十年,而且極具農村特色,拆了可惜,不拆,舊舊的,又剛好在計劃建設的旅游觀光線上,影響美觀。后來還是江南鎮紀委書記項芳農拍板,得留下,可以開一間鄉村咖啡館。
這幢房子原是五間牛棚,分別屬于周圍的五戶人家,聽說自家的牛欄要變成咖啡館,個個在項書記面前都不厚道地笑開了,總覺得這是一件不靠譜的事情,即便后來開始動工,很多人還都是抱著想看笑話的心思。
好在這房子爭氣,即使過程中因為拆除中間隔墻倒塌了大片屋頂,不得不重新覆蓋上瓦片,但其他方面基本上不需要改動,甚至地面都還是原先不完全平整的泥地,而墻面也只是簡單刷了一下,復古、田園,自然而然。
為了配合房子的原始純樸,里面沒用舒適的沙發,而是去廠里特別定制了幾組木頭桌椅,簡單地鋪上幾塊素桌布,放上幾個抱枕,盡可能地低調,這樣才能讓人們更留意到保留這個房子的初衷。
咖啡館開業后,火爆得不得了,原本配備的工作人員人手根本不夠,村里不得不派上干事前來幫忙。進去坐的人都是路過的游客,因為好奇,因為好玩,也因為累了歇腳。
他們點得最多的飲料是一款花茶,叫九品香蓮,從臺灣引進,就長在村后面的花田,經過村民的悉心照料,吸收過這片土地的養分,有幾朵鮮花被插在柜臺上的花瓶里,鵝黃的嫩色,清新脫俗,稍稍走進就能聞見淡淡的花香。
這不是唯一的本地產,還有配茶的零食,都是當地的土產,甚至隨處可見的植物,多是村子里現成的,像蘆葦和狗尾巴草,即便已經風干,依然能聞見隱隱的泥土氣味,荻蒲村特有。如此,過了這個村可就沒這個店了。
與只有七八十年歷史的牛欄比起來,荻浦村還有20余棟超過百年高齡的老房子。
曾經,這里在保護古宅上也是走過彎路的。十幾年前,荻浦村還是成片的老房子。這些兩三百年的老房子年久失修,每幢都住著五六戶人家,近30個人,村民生活不便。而一旦失火,連消防車都難以入內。村委就決定就地拆遷,修建一條貫穿全村的康莊大道。這在當時算得上一件大事,在拆遷范圍內的村民每戶都可以就近獲得宅基地,修建樓房。
后來,當時的舉動成了目前看來最可惜的行為,而古宅保護一直是村委的心頭難事。
直到2002年,著名畫家、荻浦村村民唐逸花了10萬元買下了祖宅蘭桂堂剩余9戶的宅基地。此后,他投入70余萬,花了五六年時間,才把蘭桂堂恢復早年原貌,并且對外開放參觀。
這給村子的古宅保護指出了一條道路。為了保護這些古宅,村主任申屠永惠說,村委做了巨大工作,挨家說服村民,并對古宅加以保護。
2010年,村委給20余棟古宅做了修繕。
2012年,村民申屠成功帶著妻子從外面回到祖宅,租下來開了一家“孝義”農家樂。他是第一個將古宅投資改造的人。
申屠永惠說,他歡迎像申屠成功這樣的村民回來創業,對古宅加以利用。但這樣的人少之又少,畢竟這涉及到了多戶人家之間的租賃交易,對外人尤其困難。村委也只能擔當一個中間人的角色。
他透露,目前已有一家公司租賃下了兩棟面積近2000平米的古宅,正準備開始改造成住宿與休閑一體的民宿。
飽經風霜的古宅群,又將以新的姿態出現于大眾視野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