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18日晚間,“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原黨委書記吳仁寶,因病醫治無效在家逝世,享年85歲。
新華社報道說:吳仁寶被稱為“中國最有名的農民”,曾將貧窮落后的華西村建設成為中國公認的“天下第一村”。“華西村”因為被樹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一面旗幟”,多年來中國各地政府和村莊都組織大批“參觀學習考察者”前往,使得旅游成為華西村的一個經濟來源。
吳仁寶曾長年擔任華西集團公司董事長一職。該集團集農、工、商、貿為一體,擁有全資及控股公司104家。截至2012年末,華西集團未經審計的總資產超過358.7億元,2012年實現營業總收入268億余元。該集團的企業包括鋼鐵、有色金屬、紡織、化纖、服裝、發電、物流、海運、房地產、建筑、化工、旅游、酒店、通用航空、汽車修理,甚至出產“華西村”牌香煙和酒。
據現場采訪的媒體描述,3月19日中午12點多,黑壓壓的吊唁人群已排成百米長龍,吳仁寶舊宅前的長廊兩側擺放著上千只花圈,挽聯上標明的悼念人群包括各級政府部門、各類商業企業及金融機構、家人親屬等。至于遠道而來的朋友,在挽聯上只留下名字,借此寄托哀思。
吳仁寶其實早在十年前就已退出實際管理崗位,擔任的是“黨村企總辦主任”一職,更多是一個監督者和一種精神凝聚力的象征。但不可否認,華西村多年來的飛躍發展,離不開吳仁寶特殊的社會地位及其擁有的良好政府和銀行關系。
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華西村黨委書記吳協恩表示,老書記在政府關系等方面存在優勢,但集團下屬企業的運作,更多是依賴企業的經營狀況本身以及產品的質量和實力,老書記的離開不會對此產生影響。“華西村這么多年奮斗下來,已經積累了充分的實力,集團今后的發展也會是與此前一樣。”吳協恩表示。
但吳協恩也承認,老書記逝去,凝聚力肯定是缺失了。“要想辦法彌補起來。”吳協恩說,要由“小華西”建設“大華西”,響應黨的十八大關于加強城鎮化建設的指示,建設華西“新市村”。
華西村現任書記吳協恩是吳仁寶第四個兒子。2003年7月5日,執掌華西幾近半個世紀的吳仁寶正式退休,他的四兒子時年39歲的吳協恩經選舉接班。此前,這位老人一直聲稱自己要在“書記任上干到80歲”,卻在一種毫無征兆的狀態下將退休計劃提前了四年。這一人事變動令世人大呼意外。
華西村黨委副書記孫海燕介紹,吳協恩當初被父親吳仁寶選中,不僅僅是因為他姓“吳”。吳協恩很有經商頭腦,為集團賺了不少錢。而他的成長經歷,創新經營理念以及其所在企業的經濟效益,都表明他可以擔當重任。
吳協恩表示,作為下一代,要學習老書記“有福民先享,有難官先當”的寶貴精神。對于華西村集團目前經營狀況,吳協恩表示,今年的總收入不會低于去年,但由于今年的宏觀形勢,包括國內國際都不樂觀,不敢說得太滿。國內經濟從1、2月份來看并不理想,但對華西村來說有一點較好,那就是服務業增幅比較大。
吳協恩說,要努力在2015年實現傳統工業與服務業等第三產業的占比各為50%,如果傳統工業還不景氣,服務業的收入則有望超過50%。對于華西村未來的最大困難,9dcad5bed8f7f1d7209f458ade2dbf40吳協恩將其高度概括為四個字:吃透政策。對于政策的貫徹領悟,正是吳仁寶帶領華西村前行的一大法寶。
鏈接 吳仁寶語錄
【總結當干部的60年】我這60年,總結起來就是,50年代“聽”,聽話;60年代“頂”,暗頂;70年代“拼”,拼命干;80年代“醒”,如夢初醒;90年代“警”,警惕驕傲;21世紀“新”,不斷創新。
【兩個一致】“既和上級保持一致,也和群眾保持一致。”
【如何讓百姓聽話】“我聽了老百姓的話,老百姓肯定會聽我的話。”
【如何應付上級】“我只是個村官,我們上面的領導最多,誰都能管。 每個領導的要求不一樣,明著頂領導不高興,只有暗頂,如果領導說的不符合華西實際,就回答謝謝關心,領導一高興就不會盯住不放了。”
【財富觀】“家有黃金數噸,一天也只能吃三頓,豪華房子獨占鰲頭,一人也只占一個床位。”
【如何應對流言】“以前別人說我吹牛,我就造牛,金牛、銀牛、石牛;別人說我講假話,我就造‘假’的天安門、長城、美國白宮;別人說我講空話,我就買直升飛機,在空中說話。”
【華西提倡“一村兩制”】我們華西提倡“一村兩制”,村民既可以搞集體,也可以從事個體。但不允許干部搞“一家兩制”。我認為,不怕公有、私有,就怕公也沒有,私也沒有,要公私雙富有。
【做干部,要“三不倒”】我們做干部,要“三不倒”。再大的困難難不倒,再多的表揚夸不倒,再強的威嚇嚇不倒。那如何才能不倒呢?要能上能下,能官能民。從全票當選到缺票落選,我都經歷過,但都沒有挫傷我的積極性。因為我是一名共產黨員,共產黨員就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