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7 年開始農家書屋工程建設試點以來,湖北省政府連續四年將其列入為民“十件實事”。截至2012 年11 月底,湖北省累計落實各級財政資金6.8 億元,建成農家書屋29148 個,提前并超額實現全省行政村農家書屋全覆蓋。
《農家書屋》:湖北省在建設農家書屋過程中有何值得分享的經驗?
曾向陽:2007 年至今,湖北省提前并超額建成29148 個農家書屋。超額是指不僅完成原計劃湖北省26203 個建設村農家書屋全覆蓋的任務,而且在2479 個農場、林場、原種場等農村村級區劃單位,及466 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移民安置區都建起農家書屋。湖北能夠提前并超額完成全覆蓋任務,得益于省委、省政府連續4 年將其列為了省政府為民所辦“十件實事”之一。按照每個農家書屋兩萬元建設標準和中央、省、市縣財政1:0.5:0.5 的分擔比例,目前湖北省已累計落實各級專項資金6.8 億元。為保證書屋建設的順利實施,湖北省探索出省市共建和市縣區自建兩種同步開展的建設模式。其中,自建農家書屋經驗收達標后通過“以獎代補”方式獲得1.5 萬元資金,并將資金足額用于圖書、報刊、音像制品的招標采購。
《農家書屋》 :在發揮書屋作用方面,湖北省做出了哪些努力?
曾向陽:湖北省借助開展“創建模范農家書屋,爭當優秀管理員”活動,在全省農家書屋營造了良好的讀書氛圍,期間涌現出了武漢市蔡甸區玉賢鎮農力村農家書屋、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美滿村農家書屋、咸寧市赤壁市赤壁鎮周郎嘴村農家書屋等先進書屋代表,以及夏中秀、汪新民、向宏健等優秀管理員代表。同時,湖北各地也以更多形式多樣的方式補充更新出版物,比如鄂州、赤壁市建設數字農家書屋拓展農家書屋功能,襄陽南漳縣、十堰鄖西縣等嘗試圖書館與書屋以及書屋之間的圖書流轉項目……近3 萬個書屋建成了,探索研究建立農家書屋的長效運行和發展機制是目前我們必須解決的課題。
《農家書屋》:您剛提到了書屋的長效運行機制,可否結合實例進一步闡述?
曾向陽:湖北農家書屋建設中,最大的閃光點之一就是為保持書屋的長久生命力,堅持不懈地探索農家書屋的長效機制建設。武漢市蔡甸區在2010 年9 月建成農家書屋288 個,區政府認真落實農家書屋管理員補貼、出版物更新等資金,初步建立以財政保障為基礎的農家書屋長效運行機制。迄今為止,該區組織安排了15 場專門針對農家書屋圖書管理員的培訓,培訓人次達到288 人,所有的圖書管理員都已經掌握圖書管理的基本程序,可以完成農家書屋的服務。蔡甸區還制定了《蔡甸區農家書屋年度考評實施細則》,每年組織各街(鄉鎮)文化站長、村委會負責人和農家書屋管理員組成考評專班,進行交叉考評,并從補貼資金中拿出1/3 作為獎懲資金,每扣一分減10 元,所扣金額用于獎勵先進村。蔡甸區的經驗被媒體稱為“蔡甸模式”,我們進行了認真總結,并以湖北省政府名義出臺了相關文件。
《農家書屋》:如何調動管理員的積極性,激活書屋管理工作?
曾向陽:目前,湖北省農家書屋管理員主要由村干部、大學生村官兼任,或由熱心公益事業的農村退休教師、干部專職擔任,絕大多數地方農家書屋管理員沒有報酬。最近,湖北省政府出臺了《加強農家書屋工程建設管理的意見》,其中解決管理員補貼是重要內容。我們還和湖北省委組織部共同出臺《關于切實加強農家書屋管理使用有關問題的通知》,和湖北省殘聯共同出臺了《關于下發<湖北省選聘農村貧困殘疾人擔任農家書屋管理員實施方案>的通知》,進一步解決書屋有人管的問題。在調動管理員的積極性方面,一些地區走在了前列。比如,武漢市為每名管理員發放一年3000 元至6000 元的補貼;在應城市,文體新局采取“三個一”的辦法,即每年拿一部分專項資金、各鄉鎮拿一點、村委會拿一點,來解決管理員的待遇問題,年終對管理員的工作進行監督和考核,并對表現優秀者以一定獎勵。
《農家書屋》:湖北省如何提高書屋的利用率?
曾向陽:通過變被動為主動,要求管理員、村干部和黨員送書上門,同時舉辦活動促進農家書屋更好地發揮效用是湖北省在“用好書屋”上的主要思路。2012年12月,11名代表在武漢市首屆農家書屋報告會上講述 “圖書改變生活,引領致富道路”的體會;黃岡市開展書香黃州全民閱讀活動,農家書屋就是幾十場文藝匯演活動的主陣地;在咸寧市,嘉魚縣、崇陽縣、通城縣結合當地農民種養實際,在農家書屋開展科技培訓;荊門聘請荊楚理工學院的學生擔任農家書屋工程形象大使,還在全市近千輛出租車上連續3 個月滾動播放農家書屋公益廣告,荊州電視臺開辟《壟上故事會》欄目,通過農民自己講故事的方式,鼓勵農民進書屋。為了提高書屋使用率,湖北還嘗試將書屋建在衛生院、幼兒園旁邊。村委會、當地新聞出版局利用村民體檢、接孩子的時間播放家庭保健光碟,真正用好書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