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江蘇省泰興市堅持以糧食增產、農業增效和農民增收為目標,切實加強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加快推進糧食生產方式轉型升級,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主要做法有:
有序流轉農村土地,為構建新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夯實基礎。泰興市大力加強政策法規宣傳引導,積極營造土地流轉規模經營氛圍,加強流轉交易平臺建設,完善土地流轉服務體系,促進土地規范有序流轉。制定完善區域土地流轉價格增長機制,土地流轉價格與主要農產品價格形成聯動,使土地流轉價格始終保持在合理水平。同時,加強對流轉后土地使用主體的監管和服務,通過收取合理的保證金、復墾費,政策扶持等方式,維護流轉雙方的合法權益。
推廣應用農業科技,為構建新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注入活力。一是多措并舉,提高良種供應質量。強化關鍵技術控制,提高種子質量;建立質量追溯制度,構建全程種植質量責任體系;實行品種推介,嚴格品種管理,打擊擾亂種子市場秩序的侵權行為。二是強化措施,擴大育供秧面積。通過現場指導、發放技術資料等形式,進行全面的技術培訓,提高育供秧水平。三是項目帶動,強化病蟲害統防統治。四是搭建平臺,促進科技進村入戶。通過科技入戶、集中培訓、科普宣傳、專家蹲點及技術人員掛鉤等方式,使農業科技及實用技術得到推廣和應用。
加強農民合作組織建設,為構建新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搭建平臺。泰興市政府積極協調農經、農業、工商、稅務、土地、供電部門制定優惠政策,扶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鼓勵農技服務組織、農技人員、機械植保能手牽頭組建糧食生產合作社,開展一體化、全方位服務,大多數合作社實現了統一供種、統一育秧、統一機耕、統一機植保、統一機收割、統一技術指導,部分合作社還實行了糧食統一收購、加工、銷售服務。
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為構建新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提供支撐。培育引進科技型、“公司+農戶”型、精深加工型農業龍頭企業,推進糧食規模生產、加工產業發展,形成產業鏈、企業群,培植農業產業化新的增長點;引進先進適用的生產加工設備,改造升級糧食貯藏、烘干、清選分級、包裝等設施裝備,積極發展農產品產地初加工,合理發展農產品精深加工,促進農產品就地加工轉化和農業龍頭企業提檔升級;按照“一村一品”的發展思路,大力培育特色產業,重點打造優質弱筋小麥、優質稻米等產業為主體的小農場、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原料生產基地。
加大財政扶持力度,為構建新型農業生產全程社會化服務提供保障。增加本級財政投入。2012年,泰興市財政專項投入糧食生產、小農場建設、農產品質量監管檢測中心建設、秸稈全量還田及綜合利用、新型農機具推廣、農機購置補貼、商品有機肥配套、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等專項資金2580萬元。
(江蘇省泰興市財政局 蔡協慶 吉學春 李政供稿)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