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浙江省各級財政本著務實創新的理念,以體制機制創新為抓手,逐步縮小農民和市民之間的體制差異,不斷完善“三農”的制度和政策體系,通過拉長農村、農業這塊短板,有力地促進了城鄉一體化的發展。2006年至2012年全省財政“三農”投入資金累計是5779億元,從2006年的373.5億元增加到2012年的1387億元,年均增長24.5%。我省公共財政助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成效,主要是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完善財政體制,推進城鄉區域財政均衡發展。從事財政工作的人都知道,財政工作最核心的就是體制問題。我省完善財政體制的總體思路是這樣一個路徑。首先是財力下沉,調動市縣的積極性,最后達到促進區域統籌協調發展的目的。科學的體制設計是有效地落實中央和浙江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制度和機制保障。我省財政體制的調整和完善切合了發展的需要,充分體現了財力下沉的指導思想,有效調動了市縣發展經濟、培植財源、增收節支的積極性,為我省區域統籌協調發展提供了重要的財力保障。尤其是本輪的財政體制調整,在省管縣財政體制的框架下,更加突出了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打通了市與縣之間的通道,建立了激勵與約束兼容、效率和公平兼顧的城鄉區域統籌發展激勵獎補機制,省區域統籌發展激勵獎補資金與設區市對所轄縣(市)年度財政補助資金掛鉤,以進一步激發設區市扶持所屬縣(市)發展的積極性,更好地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功能和統籌能力。我省還出臺了一些特別的政策,一是對我省的一些欠發達縣進行重點扶持。浙江省總體來講經濟發展情況比較好,在全國排在第四位,沒有國家級的貧困縣。但在我省有12個欠發達的縣,省財政對這12個欠發達的縣給予了特殊的政策扶持。從2001年開始,每年安排16.8億元專項資金,分別對12個欠發達縣進行特別扶持。目前,正在研究下一輪的扶持政策,總的指導思想是繼續保持特別扶持政策。對特別扶持政策的績效,進行重點評估,以進一步提高政策的有效性。二是對山區經濟實行專項扶持。浙江省是一個沿海省份,但是山區特別多,叫作“七山二水一分田”。因此我省對山區進行專項扶持,從2013年開始每年安排10億元專項資金,重點對欠發達山區縣給予特殊扶持,以進一步增強欠發達地區財力水平,促進貧困集中區域跨越式發展。2012年,我省經濟欠發達縣(市)與經濟發達及較發達縣(市)的人均地方財政收入比率為1∶2.36,通過省級財政調控,經濟欠發達縣(市)與經濟發達及較發達縣(市)的人均財政支出比率達到1∶1.11,保持較好的均衡水平。
第二,注重資金傾斜,推進城鄉基礎設施對接發展。統籌城鄉基礎設施建設是實現城鄉聯動發展的物質基礎。近年來,各級政府加強了城鄉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和建設,注重資金傾斜,著力改變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的狀況,有力推進了城鄉一體的基礎設施網絡體系建設。(一)加快城鄉一體化的基礎設施建設。2007至2012年,省財政安排城鄉供水一體化專項資金2.4億元,重點支持縣城或國家級重點鎮和省級中心鎮供水管網向周邊農村延伸,受益人口達到690萬人。(二)加快城鄉一體的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主要是四方面的工作:一是大力支持小城市培育和中心鎮建設,浙江省現在每年安排10億元的專項資金培育“鎮級市”,這在全國也是一個全新的概念。二是支持改善農村水利環境。三是支持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四是積極推進全省污水處理和城鄉垃圾處理設施建設。(三)統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浙江省現在主要做兩個工作:一個是歷史文化村落的保護,特別意識到農村的鄉村格局的保護和傳承非常重要。另一個是以村莊綜合整治、中心村培育為抓手,統籌抓好產業發展、基礎設施、綠化美化等建設內容,進一步豐富美麗鄉村建設內涵。(四)加強推進城鄉生態建設一體化。一是逐步完善以“森林、水體、大氣”等生態環境質量為分配因素的生態環保財力轉移支付制度,二是不斷加大生態公益林扶持力度。對于生態公益林,省里的補助標準是每畝19元,每年增加一元,兩年調整一次,今年調整下來是每畝補助21元。
第三,突出政策引導,推進城鄉農業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我省各級財政突出財稅政策引導,重點強化對新型經營主體的培育,積極承接城市的產業鏈條,走與城市產業錯位發展或對接發展的產業發展道路。通過高效生態農業的專業化生產、集約化經營和區域化布局,進一步調整和優化了城鄉產業結構和布局,促進了城鄉農業產業的有機融合、快速發展。(一)大力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主要是三項工作:一是不斷加快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二是進一步提高海洋農業基礎設施水平,三是加大農業綜合開發的力度。(二)大力支持農業經濟轉型升級,促進現代農業加速發展,主要是做了四個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的投資力度。二是支持農業科技服務體系建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三是突出培育農業新型經濟主體。四是積極發展農家樂休閑旅游業。
第四,著眼于制度創新,推進城鄉社會事業的穩固發展。(一)完善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主要是兩項工作:一是建立統籌城鄉的社會保險制度,實現了全省城鄉居民養老、醫療保險制度的全覆蓋。二是鞏固完善城鄉的社會救助體系。(二)加大農村教育投入的傾斜力度。(三)推動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城鄉均等化。(四)加大農村文體事業和計生事業的投入。
在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工作中,我們的經驗和體會:一是把握科學內涵是基礎。我們深刻地體會到,做好財政支持和推動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關鍵在于結合城鄉發展的實際,深刻理解和創造性地貫徹中央和省里的一系列方針政策。把握科學的內涵,拓展工作思路,創新工作機制。二是創新投入機制是動力,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發展過程中,在財政支持方面,我們有一些自己的特點。三是以農民為主體是關鍵。必須充分調動農民投身新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能動性,真正發揮農民在新農村建設中的主體作用。四是因地制宜推進。五是財政配套改革是支撐。在協同推進各相關改革過程中,要積極加強調查研究,進一步完善財稅配套政策,為城鄉一體化發展提供必要的政策體系支撐。
(作者系浙江省財政廳副廳長、浙江省農村財政研究會會長)
蘇明:王廳長重點講了浙江省城鎮化的經驗。第一是通過財政體制的調整,注重財力的均衡,浙江省確實做得不錯,浙江省是我國第一個實行省直管縣的省。第二是產業的發展。第三是基礎設施的發展。第四是民生。浙江省是我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在經濟和財力方面,排在全國前三名、四名。浙江省的經驗是我國中西部地區下一步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