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塔:盒子總動員》的導演李煉最近很忙。6月4日,在參加完“2013·夏季全國院線影片推介會”后,他急忙趕回杭州簽署《昆塔:盒子總動員》在俄羅斯的發行協議。而此前一天,他又接到了意大利某發行商打來的國際長途,對方有意發行該片。之前他還緊鑼密鼓地完成了德國、法國等地的發行布局。
作為動畫電影導演,李煉多少讓人覺得陌生。而作為農夫山泉的廣告“農夫山泉有點甜”“水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的創意者,他在廣告圈可謂無人不知。“廣告人跨行做動畫,是不是有點瘋狂?”他自嘲道。
《昆塔:盒子總動員》出品方浙江博采傳媒有限公司由李煉一手創建。
1993年,這家新的廣告公司開始運轉,其中農夫山泉是他們19年來的忠實客戶。李煉基本上走遍了中國所有優質水源地,“所以對水特別有感覺。”而《昆塔:盒子總動員》正是一部與水有著不解之緣的動畫電影。
作為博采傳媒的CEO,李煉比其他動畫電影導演多了一重身份。也正因如此,李煉有權決定更多事情。
他既是談判桌上的老板,也是攝影棚里的幕后推手。“從攝影到導演,從剪輯到后期制作,從三維特效到配音,我一條龍可以完成一個廣告片,所有廣告片的內容我也可以一個人完成。”李煉就這樣干了20年廣告。
在《昆塔:盒子總動員》拍攝結束的那天,李煉的初中師友聚會。聊天時,李煉很興奮地告訴自己愛戴的一位老師說終于拍了人生第一部電影——初中時,當被老師問及你的夢想是什么,李煉告訴過對方說要做一名導演,要拍電影。當李煉得知對方早已把這有關夢想的對話忘在九霄云外時,他略感失落。
李煉當時就醒悟:原來,夢想是自己的事情,跟別人無關。“你有夢想,就去努力實現。別人不會時時刻刻去提醒你前方的路該怎么走。”
按常理,李煉在廣告行業干了20年,攢了一筆財富,完全可以過著舒舒服服、無憂無慮的日子。而因為這個電影夢,李煉率領200多人的制作團隊,“每天16小時”為《昆塔:盒子總動員》拼命。
“《昆塔:盒子總動員》如此龐大的團隊,加上阿里云6700多臺機器的渲染隊伍,制作規模之大可想而知。”在當前如“快消品”一般的國產動畫電影市場環境下,李煉的這種“投入”不多見。“很多人勸我,大可模仿其他國產動畫電影的路子,不費力就能完成一部電影,興許還能撈一把。”李煉笑言。
他最終選擇了另一條路。“我告訴整個團隊,要為國產動畫電影增光添色,讓更多觀眾喜歡國產動畫電影,所以‘無限逼近好萊塢頂級動畫’成為我們的目標。”
《綜藝》:在《昆塔:盒子總動員》開拍前,你做了哪些準備工作?
李煉:我在廣告行業做了20年,所以一開始做這個項目時就不會特別盲目。項目開始前我會先去分析如何讓這個品牌將來有機會更好地發展,怎么去建立它的市場基礎。
因為所有品牌都是一座金字塔,底端是受眾認知度,頂端是品牌高度,如果直接做一個高端、頂尖的產品,沒有基礎很難成功。跟目標用戶事先沒有溝通,產品就沒有很好的認知度,所以一開始博采傳媒先做了一個互聯網社區。這個社區有兩個目的,一是積累用戶,讓用戶知道“昆塔”;此外,通過這個方式檢驗我們的創作,看他們是否有興趣。用這樣的方式我們做了兩年,兩年后才開始電影的創作。
《綜藝》:制作過程遇到最大困難是什么?
李煉:這期間碰到最大的困難其實是人的問題:統一認識和統一制作標準,這是最難的事情。《昆塔:盒子總動員》的核心團隊原來僅4個人,后來擴編差不多有200多人,都是在一年半的時間里新招的。大家的能力、原公司文化背景都參差不齊,到博采之后要重新熔煉一遍。
這個過程好比每天跟兩百個想法不一樣的人掰手腕,難度可想而知。因為大量的人員從沒有做過如此高要求的畫面產品,他們對《昆塔:盒子總動員》制作標準的認同和自身的能力沒有達到標準要求時,我們該如何幫助他們,這些都是這部動畫電影制作過程中遇到的非常艱難的事情。
《綜藝》:那又是如何解決的?
李煉:這時我只能沉下去,陪著他們。就像師傅帶徒弟一樣,教他們一步一步走,建立他們的信心。我們經歷了7個月這樣特別辛苦的時期。在那之后,當所有員工看到自己所做影片的階段成果之后,大家都相信了原來我們可以做到,這樣才算統一了認識和制作標準。
《綜藝》:國產動畫電影普遍投資偏低,《昆塔:盒子總動員》的投資是不是太大了?
李煉:我對《昆塔:盒子總動員》有比較大的期待,希望它面世之后能改變投資界對動畫電影的看法。如果說《昆塔:盒子總動員》是一個里程碑,那我覺得它的意義不止在于這部動畫電影在制作方面的提升,也能從中看出國產動畫電影有沒有機會以高投入、全球定位去博一個更大的回報。
如果這個路子行得通,我認為接下來就會是一個很繁榮的階段,會有很多人愿意投更多的資金去做動畫電影,這樣整個行業會得到改善,整個國產動畫電影的制作水平也將大幅提升。動畫人有義務想辦法讓觀眾更喜歡國產動畫電影。
《綜藝》:你如此做的動力是什么?
李煉:首先,身為公司的CEO使我有權決定要做什么。大多數導演可能受制于各方條件,沒有這個權利,沒有辦法獲得充足的資金支持來提升電影的質量。
另外,我在廣告行業20年,從拍攝到制作,每一環節不僅親力親為,而且我在很多環節上都算是國內比較高的制作水準。所以我對整個體系有比較好的掌控力。也就是說給我兩百個“蝦兵蟹將”,我也有辦法在短時間內把他們訓練出來去戰斗。
這樣的能力和背景并非所有人都擁有,我覺得如果我不去做,去改變現狀的那個人在哪里我不知道。我有這樣的責任,我去做這個事情可能會更快一些。在戛納電影節等國際影展上,很多發行商對我們的影片都非常感興趣,也收獲了很多業內人士對我們的鼓舞和幫助,建立了很好的國際資源。那時就堅定了要把《昆塔:盒子總動員》做好的信念。
《綜藝》:《昆塔:盒子總動員》目前的海外發行主要集中在歐美,在東南亞地區的發行情況如何?
李煉:我暫時沒有考慮東南亞地區的發行。這件事就好比跳高,要想破世界紀錄,只有把那個竿子放到超過世界紀錄的高度去練才行。
東南亞地區歷來是國內較多片方喜歡嘗試的發行區域。如果我們能拿下歐美地區,就沒有理由拿不下東南亞。所以這個項目從第一天開始就鎖定了歐美,我認為《昆塔:盒子總動員》除了國內,只有進入歐美市場才算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