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創新工場董事長兼CEO李開復發微博透露自己身患淋巴癌。在談到患病的原因時,李開復提到可能由于長期的睡眠時間不足。睡眠確實與癌癥發生有關。我們臨床診療癌癥患者的過程中,常常問及患者的睡眠情況,幾乎大部分存在睡眠不良的經歷。
美國斯坦福大學醫學研究中心的科學家們研究證明,正確的睡眠方式能夠預防機體組織遭到癌癥的侵襲,而對于那些已經患上癌癥的人來說,有規律地進行睡眠與不眠的交替可以緩解病情并增強治療效果。
睡眠不好,影響激素分泌
眾所周知,睡眠與不眠之間的循環周期會對某些激素的分泌標準產生影響,而人體組織中的各項生命活動都受到特定激素指數的調控。這里有一個極其典型的示例:在夜間,人體內會產生一種褪黑激素,它所具有的抗氧化性能能夠抵御體內氧化物對脫氧核糖核酸造成的損害,同時它還可以抑制另外一種激素——雌激素的產生,要知道這種雌激素能夠促使某些腫瘤的生長和發展。另外,還有一種機體晝夜節律機制對腫瘤細胞會產生影響,那就是激素可的松的晝夜變化幅度——這種激素的分泌量在凌晨時分處于高潮階段,而在白天則會驟然下降。它能夠對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巨大的影響,當然也影響到人體對腫瘤的抵抗力。因此,激素可的松的分泌規律一旦遭到破壞,當然就會導致機體組織免疫系統被破壞,后果將可想而知。
現代研究表明:乳腺癌高發婦女群體大多都從事夜間輪班制工作。同樣,動物實驗結果也表明,經常性的睡眠中斷可導致動物體內腫瘤生長速度加快。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人們自然的生活規律。中醫認為,正常的睡眠能保證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臟腑功能的協調。關于氣血的運行,不同的時間會流動到不同的臟腑經絡。一般而言,早晨7~9點,氣血流注到胃;9~11點,流到脾;11~13點,流到心;13~15點,流到小腸;15~17點,流到膀胱;17~19點,流到腎;19~21點,流到心包;21~23點,流到三焦;23~1點,流到膽;1~3點,流到肝;3~5點,流到肺;5~7點,流到大腸。從氣血運行的時間規律看,21~23點和23點到次日凌晨3點是睡眠的兩個關鍵階段。21~23點三焦經最旺,而三焦通百脈;23點到次日凌晨3點則是養護肝膽最佳時間。膽氣主升,《素問·六節藏象論》曰:“凡十一臟取決于膽也。”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膽者,少陽春升之氣;春升則萬物安,故膽氣春升使,則余臟從之。”而肝為血海,《素問·五臟生成論》曰:“人臥血歸于肝。”肝血充足,才能使百脈氣血充盈,臟腑經絡得以濡養。如果違背這一規律,容易影響三焦、肝膽的功能,導致氣血運行失常,而為癌癥的發生創造可能的條件。
心主神明,心靜則好眠
關于睡眠,很多人不是沒有時間睡覺,而是睡不著。失眠,最大的原因在于心不靜,心不靜,則難眠。
中醫學認為心為君主之官,主神明,為血脈之主,在五行屬火,配合其他所有臟腑功能活動,起著主宰生命的作用,所以說“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統管人體的生命活動,并且認為“主明則下安”,“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如果我們將人體比作一個國家,那心就是一國之君,只有心的功能正常,人體的其他臟器才能正常運轉,否則就會“上梁不正下梁歪”,出現各種疾病乃至腫瘤。人們心情舒暢、歡快達觀,則心氣舒暢、氣血和調,機體的抗病康復能力就強,反之就會“病從心生”。
而“心主神明”的第二層含義,指的是心神能夠及時察覺體內環境發生的異常變化,發揮對機體五臟六腑功能的監察作用。研究發現,在許多腫瘤患者的體內,各種免疫細胞的數量下降,功能減退,即存在免疫力低下。我們認為這與身為君主之官的心功能失調密切相關,心之氣血陰陽不足,對臟腑經絡的監管不力,無法及時發現體內癌毒的異常聚集并予以清除,久而久之,這種免疫系統的“死角”就會變成癌細胞滋生的溫床。所以,養心安神中藥在癌癥治療中具有重要作用。
心理平衡,養心安神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養心防癌,首要的一點就是保持心理平衡。《黃帝內經》上說“恬淡虛無,真氣從之”,就是說只有保持平淡寧靜、樂觀豁達、凝神自娛的心境,才能五臟淳厚,氣血和調,陰平陽秘,進而達到健康長壽的目的。平時可通過學習、娛樂、交談等方式,來排除內心的悲憤憂愁等不良情緒,如“取樂琴書,頤養神性”,或“看書解悶,聽曲消愁,有勝于服藥”,或“止怒莫若詩,去憂莫若樂”,或“勞則陽氣衰,宜乘車馬游玩”,或“情志不遂……開懷談笑可解”,等等。
事實上,圖書、音樂、戲劇、舞蹈、書法、繪畫、攝影、賦詩、填詞、雕塑、種花、垂釣等,都可起到培育情趣、陶冶情性的防病治病作用。
養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麥冬、小棗、蓮子、百合、柏子仁等。適當多吃小米、玉米、豆類、魚類、洋蔥、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蘆筍、南瓜、香蕉、蘋果等,少吃動物內臟、雞蛋黃、肥肉、魚子、蝦等,少吃過咸的食物,如咸魚、咸菜等。
這里為大家介紹幾個實用的養心食療小配方——
山楂茶
原料:山楂15克。
做法:用開水浸泡20分鐘,加適量白糖調味。
功效:調脂強心、消食開胃。
桂圓蓮子粥
原料:桂圓肉、蓮子各15克,大棗10枚,粳米100克。
做法:同煮成粥,加適量白糖。
功效:益心寧神、養心健脾。適用于心血不足、脾氣虛弱所致的心悸、失眠健忘、大便溏泄等。
丹參雞
原料:丹參20克,當歸、茯苓、白術、枸杞各10克,川芎6克,生地、赤芍各12克,甘草、枳殼、桂枝各3克,紅棗5個。
做法:藥材先浸泡后,煮開5分鐘后,將湯汁倒入另一鍋中,繼續加熱沸騰后,加入雞肉,悶煮至雞肉熟透,加入適量米酒、鹽,煮沸即可。
功效:丹參、赤芍、當歸、川芎都能通心活血,茯苓養心安神,白術、枳殼健脾開胃,全方能達到調和氣血、改善循環、鎮靜安神的效果。
作者簡介
李忠,主任醫師,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中醫藥大學首屆臨床中醫腫瘤學博士,國內著名中醫腫瘤專家,中華中醫藥學會腫瘤分會副主任委員。長期從事中醫藥及中西醫結合治療惡性腫瘤的臨床、科研和教學工作,熟悉腫瘤中西醫研究的最新動態,在采用中醫藥和中西醫結合療法治療惡性腫瘤方面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