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問》作為我國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之一,已經具有傳統性醫學的雛形,很有學術和研究價值。它對于兩性生活的認識是深刻的,其中提到的許多方法是有效和實用的。以其中的第五、第六問為例——
【五問】(白話譯文)
堯問舜說:“天下什么最珍貴?”
舜回答:天下最寶貴的是生命,而要保命養生,就須詳細了解陰陽變化的規律。如人有九竅十二關節,其陳列有序而長存,但什么原因導致男陰先于其他器官衰亡?這是因為平時吃飯飲水不用它,謀慮思考不靠它,諱言它的名字并隱藏起來,但性交時卻甚為繁多,缺乏舒緩與節制,沒有注意保養,所以它與人體同時產生卻先衰敗。那么該怎樣保護性功能呢?舜的看法是:一定要愛護它,研究保養它的方法,使它由疲困早衰變得堅強,同時注意使用它要舒緩而有節制,在交媾陰陽合和時,一定要只吸取而不施與,即使在性高潮時也不要瀉精(注:此說既違背生理功能也不可取)。這樣一來,精液和真氣得以積蓄,體質將凝聚增強,即使年過百歲,身體反而會比過去更強。
【六問】(白話譯文)
上古仙人王喬問彭祖:人氣靠什么充實才能凝聚成精?
彭祖回答:人的生氣莫過于陰精,如果陰精郁閉,百脈就會出毛病;如果生殖功能發育得不成熟,就不能繁衍后代,所以人的壽命長短都在于陰精。對陰精要加以愛護,一是要給它充足的營養,一是使精氣穩定凝聚,一是對男陰的變化活動加以輔佐。因此,精通道術之士發明了男陰保健的導引方法,如唾手擦掌,然后按摩肩肘與腹部,使它順于陰陽。導引前一定要先吐出廢陳之氣,才能吸收天之精氣,使天地清氣流于陰部,以此來滋補陰精,如撫養嬰兒那樣仔細地保養它。它會像嬰兒赤子一樣驕橫叫鬧,經常勃發堅挺,這就得審慎把握,不能放縱,使精氣漏泄,以調養身體。如果精氣如同玉泉一樣在體內凝聚,那么又會有什么病呢?那些命遭禍殃者,肯定是因為他們的陰精泄漏,經脈痿廢,并且喜怒無常,不知真理,因而生命的精氣脫離了他。
世俗之人對于養生之道往往愚昧無知,僅知道依靠巫醫,或生命夭折,或發病癲狂,這無異于自殘,也實在可悲。死生的關鍵是什么呢?只有那些具備遠見卓識的人才能駕馭它,補益下身而閉守精關,使精氣不漏泄于外。意念上能控制死生,那么誰又能使他失敗呢?要謹慎地守護陰精,而不要使它受損失,就可以累世長生,安樂而長壽。長壽的訣竅就在于蓄積陰精。那些具有豐富生命力的人,上能體察天道,下能植根大地,擅長此道者,必能通于神明,達到身形融合于天地、與陰陽同謀變化的境界。明悟大道者,他們志向凌云,高翔云天,像水奔向遠方,像龍飛騰高空,如此神勇而精力不倦……就會有如務成昭(古代房中家)一樣長壽不老。務必采四季之清氣為輔,以吸天地精氣為主,因此他與陰陽同生。陰陽永不滅亡,有道之士皆當如此。
【養生課堂】
五、六問中的部分觀點雖然未得到現代醫學的認同,但在提倡適度的性生活這一點,古今是一樣的。同時還指出,通過教育來普及性知識,提倡食補,強調節制房事等來調治生殖器的功能。
在兩千多年前,能夠提出性知識的教育、適度的性生活以及兩性生活的和諧,這不但有利于兩性生活,對社會的健康和諧發展也是十分有益的,充分體現了我國先民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