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露水是不少家庭在炎炎夏日時首選的驅蚊消暑“圣品”,然而,網上流傳著有關花露水的兩個傳言:花露水含酒精會“引火上身”;花露水是“農藥”。對此,上海家化曾在廣州召開新聞發布會進行澄清:這些都是對花露水的誤讀,希望消費者不要被不實言論誤導。
網絡上對驅蚊花露水是“農藥”的解讀,源于驅蚊花露水瓶身上印有的“農藥正式登記號”和“農藥生產批準文件號”。為什么一款涂抹在人體皮膚表面的產品,竟在包裝上標注著與農藥相關的信息?
對此,中國農業部農藥檢定所毒理審評處處長陶傳江解釋稱,只要產品宣稱有預防、消滅或者控制蚊、蠅等功效,就屬于農藥產品管理范疇,必須在包裝上注明農藥登記證號等信息。但驅蚊花露水上所標注的“農藥”,并非傳統意義上用于農業生產的大田農藥。市場上宣稱有驅蚊功效,卻不標農藥證號的產品都是不合規定的非法產品,功效和安全反而得不到保障。
據了解,目前市面上的驅蚊產品,有效驅蚊的成分有兩種:避蚊胺和驅蚊酯,其中后者是由前者改良而來,也是六神驅蚊花露水中所選用的驅蚊成分。上海家化出示了兩份國際上關于驅蚊酯的研究報告,一份來自世衛組織農藥評估計劃處的文件顯示,驅蚊酯對于人類而言,不僅安全而且能有效驅蚊,兒童也能使用。而美國環保署的報告還提供了可靠的數據,表明驅蚊酯對哺乳動物幾乎完全無毒害,包括嬰兒和兒童。
而對于花露水含酒精會“引火上身”的傳言,上海家化表示,花露水中的易燃成分是酒精,網上流傳的許多實驗并不科學:“這些實驗中的花露水都不是處在正常使用的狀態,平常是不可能這么做的?!敝杂镁凭?,是因為酒精具有消炎、殺菌、清涼等作用,古代也會用酒來做藥劑。
(摘自《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