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市場上刮起了一場“氨基酸營養”風,認為氨基酸是一種帶有普遍性、基礎性、本質性的營養物質,它適應于疾病狀態,也適應于健康狀態。市場宣傳的力量如此強大,以致很多人相信,氨基酸是非常神奇的東西,它可以使人化疲憊為活力,化體弱為健壯,防疾病于未然。在如此誘惑之下,有學生在高考前希望通過輸注氨基酸增強抵抗力;有中年人防亞健康去輸氨基酸;還有部分老人總是喜歡隔一段時間就去醫院輸注氨基酸,認為這樣不但能增強免疫力,還能去除疲勞,增強體力,總之好處多多。
氨基酸真有如此強大的功能?
氨基酸是“生命之元”
恩格斯曾經說過:“蛋白質是生命的物質基礎,生命是蛋白質存在的一種形式?!倍被釀t是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所以說氨基酸是“生命之元”一點都不為過。人的生命活動要靠無數種蛋白質來完成,而這無數種蛋白質就是由體內20多種氨基酸通過不同的排列組合構成的。
迄今為止,已知基本氨基酸家族有20多個成員,其中有8種氨基酸,人體不能自己制造,被稱為必需氨基酸,需要由食物提供。此外,人體合成精氨酸、組氨酸的量不能滿足自身的需要,需要從食物中攝取一部分,這類被稱為半必需氨基酸。其余的10種氨基酸人體能夠自己制造,為非必需氨基酸。人體內氨基酸平衡是健康的基本前提,任何一種氨基酸供應缺乏,都會影響免疫系統和其他組織、器官正常功能的發揮,使人處于亞健康狀態,容易遭受疾病的侵襲。
預防性輸注氨基酸?不必
疾病襲擊人體時,氨基酸會一展身手,履行自己拯救生命的使命。用于治療的氨基酸,如自上世紀70年代發展起來的復方氨基酸注射液,已成為常用的藥物之一,應用范圍從營養支持劑,發展到肝病、腎病及兒童輸液劑。但是正常人是否需要每隔一段時間去輸點氨基酸來補充營養呢?答案是否定的。一般情況下,只要飲食正常、合理,都沒有必要額外補充氨基酸。對于正常人來說,輸注氨基酸并不一定就能增強免疫力,防疾病于未然。
而且,濫用氨基酸補液還會導致一些不良反應,比如胸悶、乏力、嘔吐、惡心、皮疹、氣促、高熱、寒戰、心悸或瘙癢等,更為嚴重的是過敏性休克甚至死亡。因此,藥品監督管理部門也呼吁,要加強復方氨基酸的應用監測,以減少不良反應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