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辟谷是一種較高層次的修行,通過必要的手段,卻谷食氣使腹內無渾濁,人才能入道。當今,辟谷術開始從神秘的面紗中走出,逐漸被普通人所掌握。時代賦予辟谷術以全新的內容和任務,如果能夠正確地應用于現代醫學,可以使治療技術及理念呈現全新的面貌和飛躍。
氣功辟谷術
創新人:張榮堂,浙江省著名氣功師,我國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對氣功辟谷進行檢測實驗的第一人。他在浙江省中醫藥研究院的支持與配合下,在國內首創了個體、群體辟谷的科學實驗。
成果:從實踐中,體會到氣功辟谷具有西方饑餓療法的優點而避免了它的副作用,與一般氣功相比也有獨特的效應,為治療現代疾病找到了一種較為理想的方法。
健腦益智、開發人體潛能
通過辟谷去掉了體內多余的脂肪和毒素,身體得到了全面的清潔,腸胃得到了調節和休養,心靈也因而得到澄清和升華。使人的體驗和智慧實現飛躍,靈感也隨之產生,對宇宙和自然也會有全新的認識。
三個層次辟谷方法
1.低層次斷谷: 除水和藥物之外基本不吃其他食品,但可少量食用瓜、果、蔬菜。
2.中層次斷谷: 只喝水或稍加果汁、蜂蜜等飲料。
3.高層次斷谷: 不食用任何食物,亦不飲水,但需要有專業人員全程護理。
初練辟谷術的人,可從短期、低層次開始,隨著服氣功夫的提高和辟谷經驗的積累,再逐步延長辟谷時間和提高辟谷層次。
為治病而辟谷者,并非辟谷時間越長、辟谷層次愈高愈好。病重、體弱者辟谷時應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寧愿增加辟谷次數,也不要一次辟谷時間太長。根據經驗,一般辟谷3~5天即有效果。為實用而練辟谷者(如野外作業突然斷糧或為度災荒或為練辟谷功夫)可以延長辟谷時間,提高辟谷層次,但必須以身體健康為前提,即辟谷期間不感到饑餓,體力、精神如常。
該學說提倡主動辟谷。說辟谷,馬上辟谷;說復食,馬上復食。 整個辟谷期間日常生活、工作、學習正常進行。
信息導引辟谷術
創新人:徐杰河,浙江省溫州楠溪人。他從大學期間開始從事辟谷養生的研究,是我國較早開始從事辟谷研究的理論和實踐者。
成果:以辟谷為手段,通過信息傳遞、加功的方法使受試者自愿進入辟谷狀態,此外還加練心性修持功、導引按摩功、輔助筑基功、診病治疾功、服氣采靈功、宇宙通靈功,使人的身體、精神達到最佳狀態。
4種類型辟谷方法
根據辟谷的程度和辟谷的具體情況,可以分為以下4種類型:
1.全辟:滴米不進、滴水不沾。
2.近全辟:可飲少量水和蜂蜜,吃少量水果。
3.半辟:除上述食物外,瓜果、花生仁、核桃、紅棗、杏仁亦可適量進食,以感覺不到饑餓為度(對第一次辟谷或體弱者較為適用)。
4.近半辟:在上述基礎上,基本不吃熟食,但可吃些水果、蔬菜甚至稀飯和面條,也可吃一些素菜(對有心理負擔和體質特別虛弱者較為合適)。
在時間要求上,因人而異,沒有統一標準。短則1~2天,長則十來天。第一次辟谷時間不必太長,以安全為上,自然為度。除此之外,辟谷期間也可根據實際情況想停就停,想吃則吃,順其自然。
辟谷的條件
由于信息導引辟谷術直接就可以把人從進食的狀態帶入到一個饑餓的狀態,雖然原則上誰都能達到這種效果,但為了安全起見,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重病患者不參加
精神病者或有精神病史者(神經功能病、精神分裂癥、癔病、癲癇等)、身體特別虛弱,經常內臟出血或吐血者、潰瘍病穿孔者、心肌梗塞特別嚴重者、腎病特別嚴重者、嚴重心臟病或狹心癥者,有心腎等器官移植、切除者,肺結核2~3期的病人以及有傳染病者,先天嚴重不足者(包括完全失去勞動力、聽力、視力者、癡呆者)。
2.藥餌準備
辟谷期間可選用紅棗、南棗、核桃、胡桃、杏仁、人參、桂園、荔枝、松子仁、花生仁和蜂蜜等作為辟谷藥餌。
3.恢復方法
恢復谷食時宜從流質和一些清淡食物開始,如可以喝些牛奶、果汁、奶粉、麥乳精等,也可以吃一些稀粥、銀耳湯、或面條等。一定要循序漸進,慢慢增加飯量待腸胃恢復到原有的功能后才恢復正常的飲食習慣。
治療辟谷術
創新人:段木干,生于湖北,早年赴美國深造后定居臺灣。多年來,他以切身體會對斷食這一療法推崇備至,苦心搜集了英、美、日、法、印度等國有關文獻資料,考察研究十余年,確立斷食療法為救人濟世之學說。其學術思想直接影響了海峽兩岸的辟谷科研工作和辟谷的群眾性普及,是當代斷食療法較具權威性的炎黃學者,影響深遠。
成果:斷食能激發生命的潛能,祛病強身。
斷食治療的具體方法
1.做好心理準備
斷食之前,閱讀相關資料,對其有深入正確的理解,增加自己的信心。
2.身體上的準備
在家中實行斷食,最好先試行一周以上,然后漸漸增加斷食的天數,不可太久,以保安全。此外,可以準備驅蟲藥,在斷食初期服用1~2次,以清除蛔蟲、蟯蟲、絳蟲等。
為了防止由于斷食皮膚血管擴張,引起腦缺血,最好用冷水洗澡,一日2次,每次20~30分鐘,把皮膚鍛煉強壯。
斷食三部曲
第一階段是減食期,是斷食的前奏,一般是3天。
第二階段是正式斷食,只能喝水,一般是5~7天。
第三階段是補食期,因為腸胃的消化能力尚未恢復,宜先喝米湯,漸漸由米湯到稀飯,增至日常飲食。
【專家提醒】不遵守斷食法則會傷害身體。較長時間斷食,不可擅自在家中進行,應到醫院去遵照醫生的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