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使版權引進效果更為顯著,需要出版社在引進的過程中,不斷吸納國外童書版式活潑、圖文并茂的制作方式,詼諧幽默、人文色彩彰顯的編輯理念,打造出色的原創產品,創立特色的原創品牌,方能帶動中國少兒圖書出版的長足發展。
版權引進對于優化出版結構、樹立圖書品牌、創造良好效益具有重要作用。外版圖書把世界各國的文化精髓引入我國,豐富了國內圖書市場,也為出版社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可觀的利潤。近些年,很多少兒出版社都不約而同地將版權引進作為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優秀的外版少兒圖書內容新穎、設計巧妙、版式活潑、印刷精美,深受孩子和家長們青睞。目前,我國少兒讀物版權貿易占全行業版權貿易總額的20%左右,是我國圖書版權貿易中增長速度最快、最為活躍的部分。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冒險小虎隊”、接力出版社的“雞皮疙瘩”“可怕的科學”、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的“神奇校車”系列屢屢上榜,成為優秀的少兒暢銷書。少兒類圖書的選題、策劃、加工和成人類圖書有著嚴格的區別,有其一定的特殊性。如何更好地進行少兒類圖書的外版引進,筆者有幾個方面的思考。
選題評估:全面充分
第一,思想價值評估。由于歷史、文化、意識形態等方面差異,外版圖書的內容需符合中國國情和審美情趣。少兒類圖書的價值評估,需要警惕與我國現行政策法規不相符(此類問題經常在外版教材教輔中出現,選擇時需特別謹慎)、片面理解我國有關人權、宗教、少數民族政策等諸多問題。總之,雖然少兒類圖書的政治性問題沒有成人圖書復雜,但也是引入過程中最重要,且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第二,內容形式評估。即對圖書內容、形式、可讀性等進行多方位評判。少兒類圖書的內容形式評估,需要我們以國際化的、開放的心態面對紛繁復雜、形形色色的外版童書。內容上,打破傳統思維,引入更多鮮活、多元、新穎的少年兒童題材。根據資料顯示:在名列少兒圖書暢銷排行榜前十位的圖書中,6本都與“歷險”或“搞笑”題材有關。例如,二十一世紀出版社的“我的第一本科學漫畫書”系列、接力出版社的“冒險小虎隊”系列等,都以鮮明的形式為特點,以“歷險”和“探秘”的元素,迅速在中國少兒圖書市場上走紅。它們成為少兒類外版引進暢銷書絕非偶然。在驚險和奇趣中獲得神奇的閱讀體驗和知識,迎合了孩子們解壓減負、宣泄內心不悅的心理訴求。孩子們在現實生活中的壓力在閱讀中得到緩解,其自由自在、無拘無束的天性得到充分的釋放。在少兒科普讀物領域,北京少年兒童出版社和接力出版社另辟蹊徑,引入“可怕的科學”系列,打破傳統說教的知識傳遞模式,以生動的語言、鮮活的漫畫、另類解讀的口吻、幽默的方式,激發孩子們探索世界的求知欲,書中注入科學人文主義情懷,引領孩子們更深層次地了解科學的內涵,因而受到市場的認可。總而言之,內容上,有趣生動,圖文并茂,版式活潑,滿足孩子們的強烈的好奇心,有利于他們健康成長的圖書,形式上,設計新穎、別具一格的圖書,都應是外版少兒類圖書選題的策劃范圍之列。
第三,市場潛力評估。和其他外版選題相類似,少兒類圖書的市場潛力評估,需要與該書的市場運作緊密結合。根據出版社優勢來確定產品定位,嘗試專有版權的多元、多品種開發,盡量延伸產品的前景和挖掘潛在價值。例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在營銷《哈利·波特》時,專門成立了“哈利·波特”工作室,開發圖片、立體畫冊等衍生產品。這樣的操作一方面深化了“哈利·波特”品牌效應;另一方面,對原書銷售也起到促進作用。此外,市場潛力評估中,讀者需求和市場需求也是重要的一環。現在少兒圖書市場上最火爆的題材多為“歷險” “搞笑”和“認知”。與之相關的文學作品和科普選題,很容易成為新一代的少兒類暢銷書。例如,浙江少年兒童出版社的“冒險小虎隊”升級版,每本由“長篇小說+短篇小說”組成,情節緊張刺激,引人入勝;接力出版社的“鬧騰學校”系列,則以幽默、搞笑、詼諧見長。兩套書在少兒類圖書市場上都有不菲的成績。
合同簽訂:細致嚴謹
外版圖書引入和談判結果,最終都要落實到圖書引進合同中去。出版社與外商簽訂合同,必須本著細致嚴謹的原則,認真地制訂和閱讀每一項條款(合同通常是外文撰寫,必要的時候,需找專人,最好逐條解讀)。下面列舉幾條外版合同簽訂時,需要注意的方面:
第一,確定外方授予的中文版為專有的,時效越長越好(至少5年),授權期限太短,對出版社獲利的意義不大。商談時,盡量爭取第三方出版轉讓權,方便出版社有權將部分圖書內容,授權第三方轉載,推動圖書的宣傳銷售。這在少兒類圖書上營銷上,有比較大的意義。一些優秀的少兒類讀物可以通過期刊部分圖文轉載,擴大宣傳力度,實現書刊互動。
第二,版稅和預付金。版稅直接關系到出版社將來的理想收益,預付金則承載了該書運作的大部分風險成本。合理地約定版稅和預付金額,結合營銷策略,仔細評估,綜合評定很有必要。
第三,附加條款。對于少兒類書籍,一些外方公司對于制版光盤是單獨收費的,不包括在版稅中,需要特別提出說明。付款時間通常是每年一次,15%的稅款由誰承擔應在合同中注明。
第四,少兒類圖書當中最重要的一條:如原版書中出現有悖中國法律、違背宗教信仰、不利于青少年身心發展等違規內容,允許進行刪改。
此外,新《著作權法》明確規定了信息網絡產權、數字化復制權等。在進行版權貿易時,合理的操作可以帶來很多的效益。比如,出版社在簽訂合同時,加入了數字化復制權,就可以把中文版和英文版的數字化復制權專賣給多媒體制作企業、數字圖書館等;開發外版童書的網絡授權,即可開發兒童有聲讀物等。多拿一項出版權,就可以衍生出許許多多的獲利渠道。
品牌塑造:長遠計劃
引進外版圖書是一個品牌塑造的過程,為了做好這個長遠的計劃,在編輯加工時,筆者認為可以從兩方面入手。第一,法規適應性。合約一旦確定,就要對書稿進行編輯加工。外版少兒類圖書的編輯加工經常容易觸發的“雷區”主要有:地圖領土、宗教民族文化以及動漫類選題。少兒科普類書籍涉及地圖的地方很多,有時僅僅只是一個漫畫或是簡單示意圖,都應該謹慎對待,多方查對,涉及中國領土、邊界的地方,要特別仔細。關于民族宗教的介紹、認知、表述,需要按照國家規定的稱謂,尊重每個民族的文化、習俗,防止出現過分渲染、夸大,遇有戲謔口吻和不嚴肅、不準確的表述,編輯應適當加以修改,正確引導青少年兒童了解國外的歷史和文化。第二,語言表達適應性。由于語言環境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原版的外版書籍在語言表述、情節設置上,有許多和中國文化背景不適應的地方,需要編輯在譯稿的基礎上,做適當的注釋,幫助孩子們更好地閱讀。編輯在加工文稿的過程中,要注意表達方式的適應性,一方面是適應國人的閱讀習慣,將語句做出調整,做到文從字順;另一方面是盡量在理解原書意旨的前提下,將原作精髓原汁原味地表達出來。少兒類書籍在整理過程中,還要注意語言的生動、委婉,有涉及音譯的地方,做到保持外文本意,既符合中國化的語言,又能體現出原文幽默、詼諧的表達效果。
要做好引進版圖書,不僅需要做到編輯加工符合本土化原則,還要做到深層引進,整合營銷理念、品牌理念、市場操作模式。少兒類版權引進暢銷有兩個前提,一是要讓小讀者喜歡;二是通過出版社的運作,調動媒體傳播,打造杰出的市場運營模式。基于這兩個前提,出版社需要建立適合的暢銷渠道和合作媒體,這樣才能充分調動讀者的積極性。例如,人民文學出版社十年來持續地保有“哈利·波特”系列的品牌,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努力使版權貿易與國際接軌,打造出版社的獨有的品牌效益。此外,接力出版社的“I SPY”系列、“第一次發現”系列等,這些都是少兒外版引進的成功案例,它們背后都包含著厚積薄發,跟進類似的選題,進一步探討市場走向、運營方式,充分揣測小讀者和家長們的心理,將外版童書引進運作得爐火純青。
盡管,外版童書引進如火如荼,但對于中國出版人來說,引進品質優秀的外版少兒圖書,不僅是為了贏得“雙效”,更重要的是通過外版引進,學習國外先進的童書制作、出版理念,這在中國加入WTO,出版業日益與國際接軌的今天,更具現實意義。要使版權引進效果更為顯著,需要出版社在引進的過程中,不斷吸納國外童書版式活潑、圖文并茂的制作方式,詼諧幽默、人文色彩彰顯的編輯理念,打造出色的原創產品,創立特色的原創品牌,方能帶動中國少兒圖書出版的長足發展。
(作者單位:江蘇少年兒童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