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眼界長遠、視野宏大的投資作者,除了杰里米·西格爾,大約就應該是克里斯托弗·邁耶了。《環球投資旅行》這本書一翻開就會被吸引。因為它所講述的事都距離你那么近,那么翔實,它仿佛能指明滔滔不絕的歷史長河中我們所處的精確位置,那些思緒就像長了翅膀,將世界各地的投資和生活如數家珍地過了一遍,讓我瞬間有了改變自己生活狀態的沖動。放眼全球,我們要知道全世界人民的錢是怎么花的,花到哪里去了,你就不能不跟隨邁耶的旅行去尋找答案。事實上只是看書名,很難讓人把握本書的精髓所在,我們不妨細細梳理。
世界回歸正常
1953年西方世界的制造業產量占全球的90%。美國可謂稱霸全球,單其一國的工業生產值大約占據世界工業總產值的一半。這種失衡狀況直到20世紀末才有所改觀,西方世界與其他國家的差距正在逐年縮小,可以說,如今世界正在回歸正常的路上。這是我們投資生活應關注的大事件:當世界級別的衰敗或繁榮趨勢形成的時候,我們所能做的只能是跟隨。因為我們很快將看到數十億人對手機、空調、凈水器的需求,對肉類、水果和蔬菜多樣化的需求,以及對其他種種蜂擁而至新事物的需求。這種需求對世界范圍所造成的沖擊是令人震撼的,同時也產生無限商機。
身處這樣一個超級周期中,我們首先要確定自己身在何處。超級礦業周期、新老絲綢之路、史無前例的全球工廠、金磚四國和中東北非,無一不是這個大時代的掠影。資本總是從糟糕的環境中出逃,尋求能助其增值的有益環境。根據這一法則,這些市場曾經在哪里,現在在哪里,未來又將去往何方。這些問題對于投資者而言,在世界回歸正常的今天,具有更加重要的現實意義。
真正的人間天堂
世界就是這樣,興衰的輪替如草木枯榮般自然。半個世紀的繁榮隨之而來的便是衰退,這對歐美國家來說,在感情上似乎很難接受,但這是事實。過去貧窮而混亂的哥倫比亞,現在是聲名顯赫的黃金之國,在礦業大周期上興盛與繁榮。根據在哥倫比亞的調研,邁耶指出了這個國家石油、運河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的投資機會,并冠之以拉美最好經濟體的稱號。對于土地超級大國的巴西,邁耶看到它肉類行業的繁榮,和世界糧食生產潛力巨大的農業投資機會。同樣在中國,邁耶看到了危機與機遇,并且客觀地判定中國哪些是實實在在的增長,哪些是虛假的增長。
看到中國發展的瓶頸——水資源,可以考慮向中國人出售潔凈水;對中國制造十分樂觀的肯定;黃金和煤炭也是投資中國的首選。那么真正的人間天堂是哪里呢?尼加拉瓜。這個極其宜居的城市國家有著低廉的生活成本,舒適的氣候和環境,極低的稅負。在這里購置房產,并選擇退休以后居住,無疑是最為明智的人生投資策略。
中東燃氣和非洲彩虹
作為非洲彩虹的南非,其土地的肥沃和富饒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豐富的礦產和宜人的氣候,這一切與糟糕的政府和落后的經濟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所以中國選擇在非洲投資,2000年中非貿易額僅100億美元,2011年已經有1290億美元。越來越多的非洲人開始使用銀行、雜貨店和手機。相信讀者一定能從中找到投資非洲的答案。那么中東呢?澳大利亞的近海天然氣資源非常豐富,而亞洲國家對LNG(液態天然氣)的需求越來越大。邁耶在對中東的很多國家調研后發現,如果頁巖氣并沒有人們所期望的那樣高產,未來十年我們將看到天然氣價格會越來越高昂。而對我們投資者而言,頁巖氣和天然氣都是國內股票市場的重要投資方向。
以投資的眼光進行的旅行,我們能感受到作者事事留心投資的睿智,相信有心的讀者不但能提升自己的宏觀視野,發現各種近在咫尺的投資機會,清晰地認識超級經濟周期,而且也能為自己的身心尋找一個舒適宜居的地方,因為投資就是為了生活。當作者帶領我們重新回歸加拿大和美國后,我們依然能夠發現前者產糧之籃的榮歸,和后者制造大國地位的不倒。投資即生活,作為現代投資人馬可·波羅游記的《環球投資旅行》,一方面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投資機會,另一方面又開闊我們的眼界,是那些想讓自己的人生更加豐富多彩讀者的生活必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