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國高校英語口語的教學當中,口語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從高校英語口語的發展現狀及高校英語口語的教學目的出發,分析影響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的諸多因素,提出改善高校口語教材內容編寫的對策。
[關鍵詞]英語 口語教材 編輯出版 問題 對策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很多教師在英語教學方面仍以應試教育為主,把英語的學習精力放在聽、讀、寫上。然而,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我國對外貿易和交流逐漸增多,社會對應用型英語人才的需求數量大大增加。為了適應新經濟體制下的社會需求,很多高校加強了對學生英語口語能力培養的重視,并紛紛開設高校英語口語教學課程,以提高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相應的,各類英語口語教材應運而生。作為傳遞知識的主要媒介之一,教材的內容和形式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然而筆者發現,在現有的高校英語口語教材中仍存在許多問題。針對這一現象,筆者從教材編寫者的角度,對英語教材中現存問題進行列舉分析,并提出了適應社會發展的高校英語口語教材編寫策略。
一、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的影響因素
國外學者Willis總結了語言學習的三個基本條件:“第一是要有語言輸入,有大量的、可理解的口語和書面語材料。第二要有語言輸出,即有使用語言的機會,能用語言做事,交換信息。第三從情感上來講,要有使用語言(包括聽、說、讀、寫各類活動)的動機。”高校英語口語教學受到來自教師、學生和環境等方面因素的綜合影響。
(一)來自教師的影響因素
英語教師口語水平的高低,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是否先進、教學方法是否恰當,以及能否充分利用教學設備等都影響著英語口語課堂的實施與效果。如果教師仍采用傳統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忽視口語教學,不營造良好的英語口語交際氛圍,不會利用先進教學設備進行形式多樣的教學,將對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二)來自學生的影響因素
根據Willis語言學習的條件,使用語言的動機是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條件。首先,學習動機是決定英語口語學習成敗的關鍵。因此,大學生在情感上使用英語的動機是否明確,影響著高校英語口語教學。其次,大學生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即對詞匯、語法、句型和發音的掌握,也對英語口語教學有重要影響。
(三)來自環境的影響因素
首先,口語教材是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的藍本,口語教材質量的高低,是否有大量、可理解、趣味性和實用性的材料等,都會對高校英語口語教學產生影響。其次,英語教學條件的好壞也制約著教師教學方法的選擇和口語教學的實際操作。再次,是否具備良好的英語口語課堂教學氛圍也影響著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與信心。最后,母語的干擾也影響著高校英語口語教學。
二、高校英語口語教材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校英語教材編寫存在一系列問題,不利于我國高校英語口語教學質量和學生口語能力的提高及發展。
(一)對基礎知識的重視程度不夠
受現代社會發展的影響,很多英語口語教材編寫者過于注重英語口語的實用性,忽視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培養。其具體表現就是不談語言、不講語法,過分強調口語教材的功能性和結構性,使得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掌握不牢,在進行英語口語學習和訓練過程中多以模仿為主。
(二)盲目的學習接受,脫離生活實際
受傳統教學模式影響,英語口語教材過分強調對練習難度的追求,很多教材語言都出現不夠真實、脫離學生實際生活的情況,這是英語口語教學忽視語言實際交際功能所導致的。社會生活中語言交流因場景變化而出現不同的意義,而課堂上對社會生活過程的直接復制多少會有些死板,學生在進行英語口語學習和訓練過程中,也顯得過于模式化,以至學生在課堂上的英語交流十分順暢、流利,而到現實生活當中卻不知如何開口,成為只會紙上談兵的“趙括”。
(三)形式大于實際,資料選擇欠妥當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教師和學生對教材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進行教材挑選的過程中,他們往往更傾向外表鮮亮奪目的教材,而并不在乎教材實際內容的優劣程度。如今的英語口語教材確實比以前裝幀得更加精致,而實際上,過多的插圖很大程度上占用了語言知識的版面,使教材應有的語言知識無法呈現給學生,從而幫助學生學習。雖然以學生為教學主體、貼近生活是當代教材編寫的主旨方向,但并不代表要降低教材的語言運用和知識含量,而是應該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讓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掌握英語口語知識 。
(四)文化差異影響,教學方法使用不當
現行的英語口語教材多以系統結構和功能實用性為編寫基礎,語言的呈現方式以故事模式居多,讓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來完成英語口語知識的學習。但我國普遍的授課方式為“集體授課”模式,學生數量眾多,這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故事模式的教學效果。此外,受我國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課堂教學始終以教師講解為主,學生接受為輔,學生對教師以及教材的權威性深信不疑。然而,英語教學是從大洋彼岸引進的文化,其代表了西方文化的先進性,教學內容也是需要通過師生的相互探討、交流和體驗來完成的。這就使得我國傳統文化與西方先進文化之間出現了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以至于教材上的新理念很難被教師和學生所接受。
三、改善高校英語口語教材的對策
針對當前高校英語口語教材編輯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以下對策可以提高教材編寫的質量。
(一)循序漸進、強化基礎知識
世界著名語言學家Stephen Krashen曾說,“學習者所學的語言應稍微高于其現有的語言水平,但決不能過多的超出他們現有的語言能力。”由此不難看出,英語口語教材的編寫內容既不能過于簡單,讓學生學起來感到乏味,也不能太過追求難度,讓學生不知如何進行學習。因此,英語口語教材內容的難度應當由淺入深、由簡至繁、循序漸進,讓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得到有效的緩沖,并通過循序漸進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法,讓學生慢慢加強對英語口語技能的掌握能力,采取螺旋式上升的設計策略。例如在進行話題內容的順序編排上,可以運用一個貫穿整部教材內容的話題資料,或是從學生身邊的現實生活內容開始發展,逐漸過渡到學生相對陌生的學習領域。總體來說,無論是文本內容還是話題內容,口語教材都必須在學生充分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體現教學設計的規律性。
(二)跟隨時代腳步,貼近現實生活
為了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需要,高校英語口語教材的編寫一定要做到與時俱進,多選取新穎的資料作為教材內容,加大學生對口語學習的興趣,以便學生能更好地掌握英語口語技能。舊版的英語口語教材多以閱讀理解為主,且取材過于單一,大多教材內容都與書面教材如出一轍,很難提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以致學生的口語教學效果收效甚微,口語課堂形同虛設。因此,英語口語教材在內容選材上應尋求變化、實施改革,在進行教材編寫的過程中,要緊緊抓住現代社會中人、社會和自然之間的關系,并適當加入情感、科技、政治以及貿易領域的典型話題,為學生的口語教學訓練營造一個良好和諧、與時俱進的氛圍,讓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口語與現實生活當中的重要聯系,明白所掌握的英語口語技能在社會發展中能夠起到什么作用,進而做到“學以致用”。
(三)融入情景教學,激發學生興趣
在進行口語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達到增強學生口語技能的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所創設出的具有一定情感色彩、以形象為主的生動具體場景,被稱之為情景教學法。情景教學法的目的是幫助學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礎上,引起學生情感上的體驗,并從中獲取知識或技能,使學生能夠在心理機能方面得到全面發展。對此,著名人類學家馬林諾斯基認為,“如果沒有語言情景,那么詞就沒有了它的意義,從而也無法代表任何事情”。由此可見,英語口語技能的訓練要依托情景語境,才能夠體現出其最終所要表達的意義。因此,高校英語口語教材的編寫應盡可能多地增加情景教學內容的設計,使教材內容生活化、趣味化,進而燃燒起學生學習和實踐英語的欲望。
教材質量的好壞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高質量的口語教材對教師的教學方法和學生的學習效果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英語口語教材的編寫是一項繁重而又艱巨的任務,在進行教材編寫的過程中,教材編寫者應開闊編寫思路,創新編寫教材的方法,結合現實生活,編寫出符合英語口語教學目標和理論的口語教材,適應學習者的興趣、需求以及實際水平。
(作者單位:廣西大學)
[1] 劉莎萍.淺議英語教材編寫面臨的技術難題和解決措施[J] . 出版廣角,2010(7):58-59.
[2] 程曉堂,康艷. 中小學英語教材編寫的若干問題探討[J] . 課程·教材·教法,2009(3):39-45.
[3] 車寧薇.大學英語教材編寫模式初探——對《大學體驗英語》編寫模式的分析[J]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學報,2009 (2):49-52.
[4] 桂玲紅,康釗.注重回歸學生生活世界——對《新目標》英語教材編寫的評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2(23):78-80.
[5] 陸明.從口語與口語教學特點看口語教材——談《新編英語口語教程》的編寫原則與特點[J] .外語界,2001(2):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