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為了促進中小學體育教研活動有效開展,提高體育教師專業化水平,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結合體育教學實踐,論述了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價值與策略,并指出,體育教研活動能夠促進體育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從普通型向專業型、從被動型向主動型轉變,并從組織、實施和評價三個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體育教師;教研活動;價值;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1-0046-02
體育教研活動是指以體育教師為主體,以體育專業研究人員為合作伙伴的實踐性體育教學研究活動。該教研活動體現在學校體育課程實施過程和體育教學實踐中,主要是以體育教師所面對的各種具體的教學問題為研究對象,目的是為了促進體育教師專業提高和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可見,體育教研活動既注重經驗總結和理論提升,更注重解決教學實踐問題,是保證基礎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改革向縱深發展的重要手段。
一、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價值
1.促進體育教師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
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能夠促進其從經驗型轉向科研型。這是因為,在新體育課程改革精神的引領下,體育教研活動的科研含量日漸豐富,該活動不是僅僅停留在教學指導這種經驗層面上,或者是某種既成的體育教學理論的推廣上,而是高度重視教學研究創新,高度重視體育教師的主人翁地位,這些都為體育教研活動提供了很大的創新機遇和空間,為一線體育教師開拓創新提供了一個廣闊的舞臺。在教研創新的過程中,能夠有效培養體育教師的科研素養和能力,促進體育教師從傳統的體育教書匠轉變為體育教育家,最終實現體育教師從經驗型向科研型轉變。
2.促進體育教師從普通型轉向專業型
體育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是指體育教師教學實踐知識不斷豐富、積累和體育教學科研能力不斷加強、提升的過程。
在學校體育界, 大多數人認為體育教師這一職業屬于專業領域,不論是專業領域還是非專業領域, 都要求體育教師具備較強的綜合素質。我國學校體育改革的現階段,對體育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越來越專業,其中重要的一點, 就是要求體育教師要具備體育教學專業研究能力。這里所提及的體育教學專業研究能力與專業研究人員的研究能力有所不同, 體育教師的專業教學研究能力主要表現在其能夠對自身的體育教學活動進行反思和研究, 并且能夠將反思或研究成果體現在今后的體育教學實踐中。可見,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為體育教師的專業成長提供了平臺, 使體育教師有機會在教研活動中豐富教學實踐知識,提高專業研究能力,從而促進其不斷從普通型向專業型發展[1]。
3.促進體育教師由被動型轉向主動型
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存在兩種不同類型,即被動型和主動型。在過于強調統一的國家體育課程層面下,絕大多數體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都是被動參與的,體育教學也只是被動地完成上級任務,體育教師的職業倦怠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明確指出,要改變課程管理過于集中的弊端,努力構建一個具有國家、地方和學校三級管理體系的新課程。在此文件指導下確立的學校體育三級課程管理政策,賦予了體育教研活動自主權,促進了體育教研活動范式的轉型,帶來了體育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角色的轉變,即由過去被動地執行《體育教學大綱》轉變為主動地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他們在教研活動中進行教學反思和互助的機會增多了,民主和表達的意識加強了,從而彰顯了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主動權。
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研活動由被動轉為主動,意義重大。任何體育教研活動,如果沒有觸動體育教師,沒有帶來體育教師觀念的更新、角色的調整和方式方法的改變,這種教研活動很有可能是外在于學校,外在于課堂,從而外在于學生的。體育課程意識的增強,體育教師角色意識的轉變,體育與健康知識的充實與更新,新的體育教學技能——學習指導能力的提高等,都彰顯了新型教研活動中體育教師的主動積極性[2]。
實際上,在新體育課程改革背景下的新型體育教研活動中,體育教師是教學研究者,是課程實施者,是活動主體者的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已經實現了體育教師由被動型轉向主動型的積極變化。
二、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策略
從分析可知,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研活動的價值非常突出,那么,如何通過教研活動,促成上述價值最大化,這就關系到相關策略問題。體育教師參與教研活動的策略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組織策略
積極開展好體育教研活動前的組織工作是前提,只有進行充分準備,縝密籌劃,才能保證教研活動的順利進行,這就涉及組織策略問題,組織策略要體現出組織形式的多樣化,如可以采取聯片互動式、城鄉協助式、校際聯誼式、學科專設式、專題研討式、年級綜合式等組織策略,這些組織策略是體育教師有效參與體育教研活動的前提,是實現其參與價值的保證。
2.實施策略
實施策略是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研活動的重點,活動實施時既要結合學校和教師個人特點,也要根據活動主題情況,促進實施策略多元化,可以通過課題研究、案例分析、主題展示、觀摩交流、對比分析、專題講座、互動對話、焦點研討和網絡論壇等實施策略,使體育教研活動更加生動活潑,豐富多彩,吸引更多體育教師積極參與教研活動。
3.評價策略
評價策略是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研活動的保障,要發揮評價的激勵和發展功能,促進每一位體育教師的發展。因此,要想通過評價策略提升參與價值,就需要重視評價方式的多樣化和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可以運用體育教師自我評價策略、教學同行評價策略、教研組長評價策略、校領導評價策略、專家評價策略、體育教研員評價策略和專門機構評價策略等等,提高體育教師們的參加熱情。
上述各項策略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綜合運用,每一種策略的使用都要從學校實際出發,要以發揮作用為前提,以促進體育教師發展為目的,以提高其參加體育教研活動價值為目標[3]。
三、結束語
總之,體育教師是學校體育課程改革的主力軍,體育教師參與體育教研活動的價值很大,不僅能夠全面提高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而且能夠增強體育教師的實踐能力。因此,體育教研活動的基本點必須放在體育課程改革實施中和體育教師所遇到的實際問題中,切入點必須放在體育教師教學方式和學生體育學習方式的轉變上,只有這樣,才能深化體育課程改革,促進學校體育快速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姜麗華.校本教研:內涵、特征及其價值[J]. 教育科學,2004(06):35-36.
[2]體育課程改革新形勢下的教師成長http://pe.cersp.com/kcbz/kbjd/200605/619_3.html.
[3]李穎.校本教研活動策略初探[J].成都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8(05):9-12.
基金項目:2012年度安徽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蕪湖市中小學體育校本課程開發現狀及對策研究 (JG12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