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生為什么不喜歡體操教學課,沒有針對性地教育教學措施應該是原因之一。用針對性地教學手段去解決學生的心理恐懼問題,用體操運動的健身健美價值讓學生去感悟多彩生活,用多種教學對策去激發學生體操運動興趣,對培養學生喜愛體操運動,提高體操教學效果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中小學生;體操教學;強化;對策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1-0068-01
由于體育課中體操教學與練習存在著一定的危險性,使得體操教學內容逐步退出了學校體育課。為更好地在體育活動中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敢于拼搏的良好品質,體育教師在規范教學工作中,需要大膽地選用包括體操教學在內的多項體育教學內容。那么,在顧慮重重的體操課教學中,強化體操教學的對策有哪些呢?
一、體操教學要從技術教學目標走向生理教學目標
中小學體操教學內容包括技巧運動、單雙杠、支撐跳躍等,每項體操教學內容都有從低到高、由易到難的教學目標。其中,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的教學目標,就是學生本體感受的教學目標,如人的正常體位總是大頭朝上(腦袋向上),體操教學內容多是改變了人的正常體位,運動過程中的空間倒置及頭暈目眩,使學生有一種天然的恐懼心理,尤其是女生不敢參與、不敢嘗試。所以,在制定體操課的教學目標時,要預設學生大頭朝下的身體的本體感受目標,從前后滾翻的基礎教學開始,逐步實施學生空間倒置等非正常身體體位的體驗過程,讓學生克服大頭朝下的恐懼心理,提高學生空間倒置等非正常身體狀態下的適應能力,為以后學習頭手倒立、魚躍前滾翻等高難度的體操動作奠定了更好的身體及心理基礎。
二、體操教學的保護與幫助要從關注身體走向心靈相通
保護與幫助是學生正確理解和迅速掌握體操動作的重要教學輔助手段,也是提高體操教學質量,防止運動傷害的積極措施。如用托、提、推、拉、扶、壓等幫助學生完成體操動作,讓學生體驗合理用力和技術動作的完整概念。當學生用力不當失去身體平衡時,教師或同伴及時進行安全保護;完成體操動作后給予必要的扶持,幫助學生平穩落地;為分腿騰躍落地后前撲過猛,順勢接團身前滾翻的同伴固定好體操墊等。在體操教學活動中,正確而及時的幫助與保護措施,有利于學生放心大膽地進行體操教學活動,但在體操課的教學中觀察發現,大多學生僅對教師實施的幫助與保護放心,對許多學生還是不夠放心。只有對教師或同伴實施的幫助與保護產生充分信任,才能使更多的學生在體操教學中表現得更積極主動。體育教師在體操課教學前,可以通過“信任背摔”“運輸接力”等游戲活動,培養學生實施保護與接受保護的能力和心理素質,由放心到信任進而心靈相通,徹底解除學生體育教學的心理負擔,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加體操教學活動。
三、體操教學要強化審美教育,引導學生發現美、創造美
由于中小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時間不足,學生運動中身體的“軟、硬、笨”也是不爭的事實。本應青春無限活力四射的陽光少年,在校園中卻表現的行動笨拙、神態慵賴,這種現象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國家以中央七號文件出臺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教育主管部門及社會各界己在積極實施干預措施。其中利用青少年儀表美、體態美的本性追求,加強在體育活動中的審美教學引導,是重要的教學措施之一。眾所周知,體操運動的特點是節奏明快、體態柔美、動作矯健,只要進行科學合理地教學與練習,便能夠給學生較好的美的展示空間,培養并提高學生審美能力,使之成為陽光少年。在體育課的體操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體操比賽中運動員的精彩視頻,讓學生欣賞體操運動的美好瞬間,同時要注重體操教學示范,給學生以直觀的體態美的運動感知。也可采用學生骨干展示等多種方法,激發學生我能、我行、我健美的行動意識,營造體操教學的良好氛圍,讓學生有興趣地、自覺地投入到體操教學之中。
四、融體操教學于安全救護情境之中,啟發學生的理性思考
體操教學的價值僅僅利用書本在課堂上教學,是提升不了學生體操練習源動力的,只有與學生社會生活、生命活動相結合,才能爆發出學生學習體操的持久動力。曾有許多在突發災難中成功逃生的事例報道,如在高層樓房的火災中,有人用床單結成繩索,或是成功地攀爬到無火險的上一層,或是抓住繩索慢慢地向樓下移動,這種攀爬移動的能力與體操運動息息相關。再如對即將墜樓孩子的托舉、已經墜樓孩子的托抱,這種能力也只有身體強壯、動作敏捷的人才具備。在體操單元教學前,體育教師要用一定的教學時間,傳授體操運動能力與生存能力的關系,并用生活中的實例,引發學生對生命價值、生存能力與運動關系的思考,充分認識到志在四方的勇氣必須有健康強壯的身體作保證。在體操教學中教師可采用情景教學法,利用體操器械設計出多種教學環境,根據學生的身體差異設置合理的目標層次,在模擬災害發生的環境中,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自救脫困的樂趣。當然在學校的體育工作中,要建立健全傷害事故妥善處理的應急機制,打消體育教師開展正常教學的顧慮,做好體育教師的堅強后盾,確保教師“無壓力”地組織實施體操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