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體育游戲在中學體育教學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既能夠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還能夠發展學生的各種身體素質和能力。因此,體育游戲設計的合理性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環節。本文就以一份教學設計中的游戲設計為例,引發思考,關注細節。
關鍵詞:體育游戲;案例;反思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5-2410(2013)11-0071-01
體育游戲不僅是主教材的有益補充,更是激發學生體育學習興趣,培養團隊協作精神的良好方式。游戲設計的如何,對一節體育課來說至關重要,設計的好能起到畫龍點睛的效果,設計的不好就會起到畫蛇添足的作用。下面就我看過的一節跨欄課中主教材后的一則游戲案例,來反思體育游戲設計的技巧。
一、游戲案例:穿越封鎖線(10分鐘)
1.方法:
采用俯臥撐——跨越——前滾翻——蛙跳——S形跑方法完成全程練習,在①的位置做標準俯臥撐10個;欄前加速跑并迅速跨過欄架②的位置;跑至③的位置時迅速在墊子上做前滾翻;從③到④的距離用蛙跳來完成,在④的位置依次“S”形繞過標志桿之后快速跑至①,和下一名同學擊掌進行接力比賽。
2.規則:
(1)不準搶跑,遵守規則。
(2)按要求進行俯臥撐——跨——翻——蛙跳——跑動作,不得省略。
(3)最后一名每人10個俯臥撐。
(4)第一輪結束后,經過討論總結后進行第二輪。
3.游戲隊形:
二、思考
1.游戲對體能的發展是否與主教材沖突?
這是一堂跨欄課上上完主教材后實施的體育游戲,主教材為起跨過欄技術,通過跨欄教學,學生的心率水平能達到140次/分,練習密度能達到40%左右,具有中等偏上的強度。上完主教材之后,學生已經感覺到有些疲勞,這時再組織以體能為主的競賽項目無疑是對學生體能的再度透支,導致學生疲勞累積或過度疲勞,這樣比較容易引發受傷或者教學事故,影響后面的課程學習。
2.游戲的設計是否遵循科學的運動規律?
不管是體育課堂教學設計還是體育游戲的安排,都需要遵循體育運動的科學規律,既要保證游戲的安排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還一定要讓學生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中去參與。在本游戲中,筆者認為較大的安全隱患有兩個:一是從②(跨欄架)到③大墊子的過程,學生在快速跑的過程中還要在墊子上迅速完成前滾翻的動作,容易引發頸部的傷害。二是依次繞過④(標志桿)往①沖刺的過程中沒有注明或者提示行進的路線,這樣就很容易發生迎面相撞的事故。快速跑中接前滾翻的動作,前滾翻后迅速接蛙跳練習,這兩個銜接動作對身體的協調性有較高的要求,在激烈比賽中容易引發的安全問題可想而知。因此在設計游戲環節的時候,既應該遵循身體的生理機能狀況,還應該遵循技術動作的原理,這樣才能保證設計的游戲能讓學生在安全的環境里盡情參與和釋放。
3.游戲的場地與器材是否與常態教學相銜接?
跨欄教學一般來講一組要使用3~5個欄架,安排3~4組讓學生充分的練習,對場地的要求比較高,如果再設計以上游戲,無疑對場地的要求就更大,如果再加上小墊子輔助練習的話,200米的小場地是安排不了兩個班級同時上課的。另外,這個游戲需要的器材較多,容易造成資源浪費,增加收放器材的難度。目前我市大部分中學的場地都是小場地,如何在有限的空間里,多班共同上課的情況下充分利用現有的教學資源,是對一線教師教學設計能力和場地器材使用情況的考驗。
4.對學生的懲罰教育與新課標的精神相違背
教學中要慎重運用對學生的懲罰教育方式,避免學生口服心不服。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指出,讓學生學會分析體育學習和鍛煉中遇到的挫折和失敗的原因,并能保持穩定和積極的情緒。如果在教學中一味的運用體罰的方式來讓學生認識到失敗,那么換來的結果是,反正輸了也就10個俯臥撐而已,可能就會出現不盡力的消極表現。我認為,加強學生情感教育和團隊榮譽意識教育比體罰教育會讓學生領悟得更深刻,表現得更積極。
三、建議
1.跨欄技術教學需要學生大量的練習,對體能的要求比較大,在課堂的后半部分時間里最好不要安排激烈的游戲,一般安排放松性的游戲或者學生展示,以調整學生心率,為后面的學習做好鋪墊。
2.本游戲可以安排在素質練習中進行,這樣更能激發學生對身體素質練習的興趣,較好的方案有:在①的環節改成仰臥起坐20次,在②(跨欄架)的環節改成跳繩30個,在③(大墊子)的環節改成小杠鈴上舉15次,然后再從第一桿右側以此繞過④(標志桿),從最后一桿的左側直線加速到排頭的位置,擊掌換下一人進行練習,全程距離30米。
(北京市第六十六中學 100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