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結構單一、又無市場影響力的快消品“小嘍啰”如何突圍?通過自建渠道,只要靠得足夠近,也能成為消費者的優先選項。
“省事”策略
自成立之初,白格乳業就面臨著內外夾擊:在中原某地級市狹小的市場中,內有樂牛乳業這樣的老牌“地頭蛇”,外有全國性的伊利、蒙牛等“過江龍”,競爭激烈可見一斑。而白格一無強大的資金支持,二則產品結構比較單一,以低溫滅菌產品和乳飲料為主,包裝形式以百利包、塑料袋類為主,無論怎么看,其最多也只能做個當地市場的“小嘍啰”。
在發展初期,白格也曾嘗試在傳統終端進行市場運作,但效果很差:一方面終端競爭激烈,競品有強大的品牌優勢,消費者對于新品牌的接受度較弱;另一方面競品給終端的利潤較高,而白格乳業的產品本身利潤就較低,很難再讓利于渠道。在這樣的情況下,白格總結的突圍核心是,讓產品直面消費者。
從快消品的渠道結構來看,基本上分為三種類型:
一是從生產商直接到消費者手中,即直銷。此類渠道省去中間環節,生產商可以讓利于消費者;
二是生產商——零售商——消費者。很多廠家也采取直營終端的形式進行銷售,雖減少了中間環節,但管理成本較高,需要在企業內部組建龐大的銷售隊伍作為支撐;
三是由廠家通過經銷商(包括一級經銷商、二級經銷商)把產品分銷至終端,由終端把產品銷售給消費者。此類渠道形式很普遍,廠家可以脫離渠道管理,進而減少銷售管理費用。
對白格乳業來說,采用最簡單的方式無疑是最有效的。因此,白格決定采取乳品專營店的方式自建渠道,以點帶面,一來可以擴大品牌影響力,二來也為自己建立起市場的終端壁壘。
自建渠道,是企業在激烈的終端競爭中常用的一種方式,然而,這對于中小企業而言,好處和風險都顯而易見。如何成事?則需要企業有極強的細節把控能力。
“混搭”效應
在發展早期,白格一個店一個店地選址、投入(包括人力資源、資金、管理等),所以店面的發展很緩慢。而在這個過程中,白格的管理人員發現,盡管每個店的部署都經過精心策劃,但單店的盈利能力依然非常弱。他們意識到,專營店只銷售白格乳品單一產品,無論從店面本身的生存,還是企業的投入產出比來看,這都不是最佳選擇。
白格乳業原本計劃依靠專營店來搭建渠道突圍,但如果店面連生存都成問題,豈不是未上戰場便先輸一仗?目標需要集中到如何提高單店的盈利能力上。
在白格所在的地級市場,牛奶的消費觀念還沒有完全普及,消費者多是經濟條件較好的家庭,而占多數的中等經濟收入家庭還習慣于原始的消費習慣。因此首要的問題是要讓消費者“先喝奶”。
在中原地區,普通家庭一天的飲食基本是:早餐油條、Xg9PJuyg4+kdQU5wkSFMZA==胡辣湯,中午吃饅頭,晚上吃面條。“牛奶+面包”的產品組合d6MEVV6B8xXTX79v/4dO2w==最適宜替代早餐。首先,這一組合在中國的消費觀念中有很高的認可度;其次,中小城市的消費者也認為“牛奶+面包”組合更具營養價值,是先進的消費理念;同時,烘焙類產品在當地消費者認可度比較高,而白格乳業的關聯企業正是以生產烘焙類產品為主。
基于此,白格乳業借助關聯企業運作烘焙產品的經驗,開創了新型的乳業經營模式——產品混搭終端模式:在白格專營店中,產品結構定為“牛奶+面包”。
另外,企業進一步確定,把白格乳品專賣店的選址縮小到以“學校、社區、人流量大的中心街道”為主,這種“社區店+商圈店”的組合,直指對“混搭產品”最易接受的消費人群,是市場培育中最為關鍵的一步。
除了乳品和烘焙類產品外,白格的專賣店還增加了部分即食類產品。如銷量最好的烤腸,其制作簡單,利潤可觀,一臺烤腸機即可,是小朋友們最喜愛的食品之一;再比如店內銷售巧克力等年輕人喜愛的食品。這類小食品為店面的盈利提供了保障。
如此一來,經過多年的發展,白格乳業目前已經擁有800多家乳品連鎖店,成為當地最大的乳品企業,同時也成為當地最大的商業連鎖機構。說到底,白格乳業的終端成功,就是拿下了顧客家門口的渠道,為自己節省了成本,還讓消費者“省事”。同時,通過店內產品結構的優化,給消費者提供更高的價值。
自建渠道關鍵細節
白格乳業自建終端取得優勢,吸引了當地另一家A乳業也開始自建終端。相較而言,A乳業有雄厚的資金支持,因此進入市場的方式頗為凌厲,迅速地跑馬圈地,在市場上一次性開出10多家店。但是其單店的營業額一直上不去,對比白格店面最少的日均銷售額1000元,和表現優秀的超過10000元的數據,A乳業敗在哪里?其關鍵在于以下幾點:
1.5分鐘商圈的位置選擇
5分鐘商圈,是指離消費者只有5分鐘的路程,密布在消費者周圍,深入到家門口。同時,要綜合考慮各類成本,你的店面雖然可以滿足周邊消費者的購買需要,但這些消費者的消費水平、消費習慣,都會影響銷售額。第三,房租是最大的費用投入,房租,能否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很重要。
2.盈虧平衡是第一關
在店面開業期間,一定要盡最大可能進行宣傳,吸引周邊的消費者。白格的通常做法是,提前3天進行DM單的第一輪投遞,在開業前一天進行第二輪的DM單投遞;開業當天進行路演活動,一般有演出、消費者互動等形式;同時,店內商品進行促銷,包括買贈、限時搶購等活動。總之,在開業的時候,務求要一炮而紅,把專賣店的影響力打出去。
熱鬧的開業結束之后,要快速地建立起“回頭客”群體,比如開展辦消費卡等活動,讓消費者持續消費,以此來進一步建立固定消費群體。
以上工作到位,擁有了忠實的顧客群,就可以解決盈虧平衡的基本問題,維系店面進入逐步盈利階段。
3.規模效應帶來商業化價值
自建終端單店數量少,則經營成本高,店面越多,則邊際成本遞減。同時,其規模效應所帶來的商業價值也越高。白格乳業800多家專營店,為企業搭建起強大的自控終端,當上市一個新產品的時候,一天就可以鋪到所有的店中,這個優勢是其他企業所不具備的。從生產型企業,進化到一個商業連鎖企業,其渠道平臺帶來了無限的商業想象空間。
(文中白格乳業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