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期我們將要帶著小讀者去中國科技館的哪個展區參觀呢?那就是“探索與發現”展廳。
小編的話:“探索與發現”主題展廳位于中國科技館二層,展廳面積約5000平方米,包括A、B兩個分展廳。上期介紹了“探索與發現”A廳里的“物質之妙”、“光影之絢”、“電磁之秘”三個展區,這期我們將介紹“運動之律” 及 “宇宙之奇”兩個展區。
“運動之律”展區
通過對牛頓定律、愛因斯坦相對論的形成過程,以及重心、流體運動、振動、能量轉換與守恒等內容的展示,為觀眾提供一個探索物體運動規律的實踐情境。
慣性定律
小火車在軌道上勻速行駛,當火車將要經過小橋下方時,車廂里的小球會被垂直向上拋出,由于慣性的存在,小球在躍過小橋之后竟然可以落回到車廂中起拋的位置。
小球旅行記
觀眾可以選擇小球的運動軌跡,使小球在精確控制的軌道上運動起來,展示了各種運動形式及能量轉換的相關知識。
空中自行車
在高空中親身感受自行車走鋼絲的驚險刺激,了解力矩在物體平衡方面的作用。
球吸
調節兩球間的距離,會發現當兩球距離一定時,竟然會被兩球體下方吹出的氣體
“吸”在一起,直觀地展示了局部氣壓與氣流速度的關系。
流體阻力
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其所受阻力與其形狀之間有著密切的關系,其中流線型物體所受阻力較小,運動速度較快。而相同形狀的物體,頭尾對調后放在流體中運動,其所受流體阻力和運動速度竟然不同。
“宇宙之奇”展區
通過展示宇宙的誕生、演化,以及科學家對宇宙未來命運的預測,使觀眾能更加深刻了解宇宙的組成和結構,引領觀眾關注宇宙一生的命運,樹立科學的宇宙觀。
小天體與地球的邂逅
展項有《恐龍滅絕》、《獅子座流星雨》等影像內容可供選擇,用立體逼真的畫面和生動有趣的故事向觀眾展示了近地小行星、流星、彗星等太陽系小天體的運動規律以及這些小天體與地球的關系。
創世大爆炸
展項營造出一個深邃的星空,向觀眾展示了宇宙大爆炸理論的誕生與發展,引發人們對宇宙起源的思考。
宇宙漫游
乘坐飛船進行虛擬的宇宙漫游,可以一邊欣賞星空美景,感受航空飛行,一邊學習天文知識,激發探索宇宙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