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肉是中國人的第二大肉類食品,僅次于豬肉。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
牛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組成比豬肉更接近人體需要,能提高機體抗病能力,對生長發育及手術后、病后調養的人特別適宜。寒冬食牛肉,具有暖胃作用,為寒冬的補益佳品。中醫認為,牛肉具有補中益氣、滋養脾胃、強健筋骨、化痰息風、止渴止涎等功效,適用于中氣下陷、氣短體虛、筋骨酸軟、貧血久病及面黃目眩之人食用。
水煮牛肉是享譽盛名的一款美食,不但名滿四川,而且在全國各地,從星級賓館到小型飯店都能見到。此菜以肉片滑嫩、湯汁鮮香、麻辣味濃、開胃健脾、誘人食欲等諸多特點,一直深受廣大食客的青睞,而且辣而不燥、麻而不苦。
水煮牛肉之所以被稱為名菜,在制作上自然有其獨到之處,從選料、改刀、上漿到烹調成菜,每一道工序都有嚴格的要求,若制作不得法,則會嚴重影響成菜的品質。
1. 工藝流程
原料選擇→刀工處理→浸泡吸水→加木瓜蛋白酶制嫩→加淀粉及其他調味料腌漬入味并上漿→烹調加工→成品。
2. 操作要點
(1)原料選擇:嚴格選料是保證成菜品質的先決條件,水煮牛肉對原料的選擇很講究。
首先,在選擇牛肉時需注意:①應選用養殖的食用牛。淘汰的奶牛或役用牛,由于其生長期長、勞動量大,肌肉組織中纖維密度高、蛋白質含水量少,經加熱后則收縮性較強、持水性下降、水分損失嚴重,雖然也能制作水煮牛肉,但鮮嫩的口感會遜色很多。②剛宰殺的牛肉需先放置一段時間,待進入成熟狀態后再使用。在放置過程中可用架子將其垂直懸掛,以提高其嫩度。民間有句俗話:“牛肉要掛才嫩。”這充分說明了牛肉懸掛的重要性。③應選擇牛身上最嫩的里脊肉。里脊肉因形似扁擔,又稱扁擔肉,其肌肉中纖維組織松軟、含水量高,是保證成菜鮮嫩的主要因素之一。
其次,花椒需選用上等的川椒,并且要剔盡花椒籽。次等的花椒因為麻味不濃且籽難以去盡,不宜選用。去籽主要是為了入口不發沙。豆瓣醬必須選用四川郫縣的,以保證成菜的質量。
(2)刀工處理:干辣椒洗凈后需用潔凈的抹布擦干水分、切成段,并除盡辣椒籽。否則,在煸炒時很難達到里外酥香一致。另外,豆瓣醬必須剁細,以便于香味滲出。
牛肉則應先剔凈白色筋膜,然后再批成薄片。在批片時需注意以下3點:①厚薄要均勻、適度,一般以3毫米左右為好。若批片過厚或厚薄不勻,則在烹調時將會導致菜肴成熟度不一致。②必須采用斜刀批片,因為牛肉的肌纖維相對較粗老,只有斜刀批才能改變肌肉原有的肌紋紋路,為致嫩提供條件。③批片后應用刀逐一平拍一下,平拍后放入清水中浸泡5分鐘左右,漂去部分血紅素,同時通過水的滲透力使肌纖維組織吸水,促使成菜在加熱時變得膨松飽滿、鮮嫩。
(3)上漿、腌漬及上漿處理:牛肉片浸泡后用干布包起,瀝去水分即可上漿。牛肉屬較難上漿的原料之一,若上漿不當極容易脫漿吐水。為保證上漿質量,在上漿時須掌握以下兩點:①致嫩劑的應用。傳統的上漿方法主要是加入食用堿作為致嫩劑,以軟化原料的纖維組織結構、改變蛋白質的性質、促進牛肉吸收水分,從而達到致嫩的目的。但該方法對原料的營養素破壞性極大,且成菜往往會帶有一定的堿味。如果改用松肉粉(木瓜蛋白酶)致嫩,則能提高原料中蛋白質的溶解力,使其充分吸收水分、體積膨脹,成菜后口感滑嫩,而且該方法不但不會破壞原料的營養素,相反,還可以提高菜肴的營養價值,因為木瓜蛋白酶本身就是一種營養素,但其用量不宜過多,以300克牛肉加入4克松肉粉拌勻即可。②淀粉的應用。水煮牛肉的上漿與其他菜肴上漿有著嚴格的區別,水煮牛肉需采用厚漿,烹調時不僅要起到上漿的作用,同時還應具有勾芡的作用,該環節也是此菜制作的主要難點之一。只有水淀粉應用適當,烹制出來的肉片才具有嫩、滑、爽口之感,若水淀粉加得過重或過干,煮制時肉片極容易相互粘連、伸展不開,進而延長加熱的時間,直接影響菜肴質量;若淀粉過稀則難以上漿,入鍋后淀粉絕大部分容易落入湯中,使肉片失去保護層,導致肉片的水分流失到湯汁里,成菜后肉片綿而韌,同樣會影響成菜質量。筆者經過多次試驗比較發現,若采用二次加粉法則效果較好。具體方法是:將肉片加鹽及其他調料(醬油、料酒、精鹽)腌拌后,先加略稠的濕淀粉抓上勁,靜置一段時間后在臨烹調之前再加較稀的濕淀粉拌勻。第1次所加的淀粉由于已經抓至上勁,因此在烹調中一般不易脫落,能夠保護牛肉的水分不外滲,促使成菜具有鮮嫩滑爽的口感;而第2次所加的淀粉由于較稀,且沒有抓上勁,因此在下料時,容易將肉片抖散,使肉片伸展,互不粘連,而且還能讓表層的一部分淀粉落入湯汁內,正好起到勾芡的作用,確保成菜湯略稠,味更濃。值得注意的是:在第1次加粉后需放入冰箱中冷藏30分鐘左右,使肌肉中的親水性蛋白質進一步吸水,松肉粉充分發揮致嫩作用。
(4)烹調成菜:烹調成菜的詳細步驟是:先將配料(可用萵苣、蒜苗或芹菜等)煸炒成熟,裝碗墊底;鍋中重新放入少量油,煸香花椒、辣椒并撈出,再下豆瓣醬、蔥、姜煸香出色,摻入肉湯,調以醬油、料酒、精鹽、雞精、味精,燒沸后將肉片抖散下鍋,待肉片伸展成熟、湯汁略稠時起鍋裝碗,蓋在配料上;再將花椒、辣椒鍘細,撒在上面,最后淋熱油即可上桌。
在此過程中應注意以下幾點:①煸花椒和辣椒時用油不宜過多,而且需先煸辣椒,因為油酥辣椒的時間要稍長一些,中途再加入花椒同煸,使兩種調料達到酥香一致的效果;為了突出辣而不燥、麻而不苦的口感,需煸至透出香味、辣椒呈棕紅色、鍘切時有嚓嚓的響聲為止。②正確掌握加湯量,這也是此菜成敗的一個關鍵,湯汁應一次加足、加準,中途不得再加水或湯,以保證菜品的鮮香口味。若加湯過少,肉片下鍋后不易分散開,相互粘連、卷縮,難以煮透,此時如果延長煮制時間,肉片極容易綿韌,質地變老;若加湯過多,肉片下鍋后,湯汁難以收濃,容易造成肉片上的淀粉大量落入湯中,使肉片直接脫漿,失去保護層,質地同樣變老。③肉片下鍋后,待其伸展、成熟,湯汁略稠時應迅速出鍋,此時肉片剛好處于最嫩的狀態;切忌在鍋中停留時間過久,否則將會影響口感。
只要掌握以上各種操作技巧,相信一定可以烹制出色、香、味俱佳的水煮牛肉來。
(江蘇 商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