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籍務工者老徐因單位沒給他上社保,只好到上海市奉賢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討說法”,半路上卻被新開張的職工援助服務中心給吸引了過去。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當即聯系用人單位查證此事,并約好了調解時間。
在區委、區政府的支持下,奉賢區總工會先后投入資金800萬元,成立了職工援助服務中心。區總工會主席介紹說,當初,為了中心選址,可謂是費盡心思,不僅要交通便利,還要場地寬敞,讓職工“找得到、走得進、用得著、信得過、靠得住”。千挑萬選,選中了處于既是居民區又處鬧市街口的這塊“寶地”。不僅如此,中心樓上就是奉賢區勞動爭議糾紛聯合調處中心、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樓上仲裁,樓下援助”,為更多的職工提供了便利。
走進服務中心,一個個服務窗口讓人目不暇接:互助醫療保障、救急濟難互助、扶貧幫困、法律援助、就業援助、職業教育、技能培訓、健康咨詢、心理輔導、退休職工服務、勞模服務、婚姻介紹等。2000平方米的建筑面積,500平方米的服務大廳,還有“勞模之家”、“職工之家”、“老娘舅調解室”、“心理咨詢室”等8個工作室。
“這樣大的‘攤子’,這么多的‘擔子’,靠工會一己之力遠遠不夠。”區總工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王森龍說。區總工會積極整合區域資源,與區法院、人社局、司法局、民政局等職能部門聯動,與力泉體檢中心、創凡人才服務有限公司、譜愛婚介所、上海開放大學奉賢分校等社會組織和機構聯合,共建平臺,共享資源、共辦活動、共推服務,依托“社會化”工作體系,努力打造多元化、綜合性、“一門式”的工會服務平臺。
為了增強無業人員的就業能力,區總工會聯合創凡人才公司、上海開放大學奉賢分校、奉賢區職工學院以及遍及各鎮、開發區、大型企業的職工教學點,形成“工會統籌、中心管理、社會合作”的工作模式和“信息直通、服務共營、活動互動”的運作方式。除了每月一次的大型招聘會,中心還每天推出招工信息,職工隨時可以來查詢,來自人才服務公司的專業人員隨時可以給出職業規劃輔導。中心還不定期舉辦職業禮儀、勞動技能等培訓講座,開設崗位資格證、技能等級考試與培訓報名服務。
(上海 錢培堅 尹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