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芍。又名芍藥,為毛茛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入藥,有養血通經、鎮咳止血之功效。 白芍適宜溫暖濕潤氣候條件,具有喜光、喜溫、喜肥和一定的耐寒特性。白芍生產上用芽頭繁殖。播種期在8~10月份。每667平方米(1畝)定植2500~3000株,產量約700公斤。目前市場行情為每公斤25元左右。每667平方米產值在17500元左右。白芍的生產周期為4年。適宜種植地區有安徽、浙江、四川、山東、河南等地。
2.太子參。別名孩兒參、童參等。為石竹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地下塊莖入藥,有益氣生津、補脾健胃之功效。太子參生產上用地下塊莖繁殖。播種期在9~11月份。每667平方米播種量為30公斤,產量為150公斤。目前行情為每公斤80元。每667平方米產值近12000元。生產周期1年。適宜種植地區有貴州、云南、湖北、湖南、安徽、河南、山東等地。
3.百合。別名野百合、山百合、喇叭筒等,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藥食兼用品種。以地下鱗莖入藥,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之功效。百合喜涼爽潮濕、日光充足且略有蔭蔽的環境。要求肥沃、富含腐殖質、土層深厚、排水性極為良好的沙質土壤,最忌硬黏土;多數品種宜在微酸性至中性土壤中生長,土壤pH為5.5~6.5。忌干旱、忌酷暑,耐寒性稍差。百合生產上用地下鱗莖繁殖。播種期為9~11月份。播種量每667平方米150公斤,產量約300 公斤。目前行情為每公斤60元,每667平方米產值在18000元以上。生產周期1~3年。適宜種植地區有湖南、湖北、河南、山東、河北、安徽等地。
4.元胡。別名玄胡、延胡索。為罌粟科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以地下球莖入藥。有活血散瘀、理氣止痛之功效。元胡喜溫暖濕潤氣候,怕干旱和強光,怕積水。元胡生產上用球莖繁殖。播種期9~11月份。播種量每667平方米30公斤,產量150公斤。目前行情為每公斤80元,每667平方米產值12000元。生產周期半年。適宜種植地區有浙江、江蘇、湖南、湖北、安徽、江西、陜西等地。
5.黃精。屬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以干燥根莖入藥,具有補中益氣,除風濕,安五臟,補五勞七傷,助筋骨,耐寒暑,益脾胃,潤心肺的功效。黃精喜陰、耐寒、怕干旱,在干燥地區生長不良,在濕潤蔭蔽的環境下植株生長良好。在土層較深厚、疏松肥沃、排水和保水性能較好的壤土中生長良好,在貧瘠干旱及黏重的地塊不適宜植株生長。黃精生產上用球莖繁殖。播種期10~12月份。播種量每667平方米60~80公斤,產量200公斤。目前市場行情為每公斤35元。生產周期2~3年。每667平方米產值12000元。多花黃精主產于貴州、湖南、云南、安徽、浙江等地。滇黃精主產于貴州、廣西、云南等地。
(安徽省亳州市光前中藥材購銷有限責任公司 宮光前 郵編:236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