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吃好飯,可以說是當好爸爸媽媽的第一課。可對于不少新手父母來說,這個看似簡單的問題,卻也有不少困惑和煩惱。重慶醫學院附屬兒童醫院院長李廷玉教授推薦了一份“進食時間表”,建議家長根據孩子的年齡,選擇合適的喂養方式。
0~1歲階段。此時孩子的胃容量小,不需要嚴格限制他們的進食量和進食間隔時間。如果孩子頭轉過來、使勁張口,則可能表示他餓了。正常足月兒可以參考下面的大致規律進食。
0~3個月時,可以“按需喂養”,吃奶不需要嚴格定時,餓了就吃,但一餐盡量吃飽。
4~6個月時,寶寶可以從一日8餐減為一日6餐。超過5個月大的寶寶,半夜睡覺時最好不要再喂奶,以便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這一階段的寶寶可以完全用人乳或配方乳喂養,添加輔食量要少。
7~10個月時,寶寶仍以每日6餐左右為宜,4~5餐吃奶,1~2餐吃飯。睡前吃奶后至早上睡醒之間,可以不再進食。
10個月~1歲時,可以每日5餐,其中3餐奶、2餐飯,早餐包括奶、雞蛋、面包或饅頭,中午和晚上與家人正餐一起吃。
1~3歲階段。寶寶從1歲左右開始能咀嚼固體食物,3歲之前,一般乳牙全部出齊,咀嚼能力進一步增強。 因此,1歲以后,除每天吃液體的奶或母乳外,還要有意識地學習咀嚼固體食物。正餐最好以糧食類為主,奶類為輔食。
學齡前階段。這個時期孩子的主動性和好奇心日益加強,對食物的選擇有了一定自主性,而且模仿能力很強,是兒童良好飲食習慣形成的關鍵時期。
家長應做到食物多樣、谷類為主,配合適量的魚、禽、蛋、瘦肉,多吃新鮮蔬果,清淡少鹽,每天喝奶,常吃豆制品。此外,除三餐外孩子每天需加1~2次點心,定時、定點、定量用餐。
(摘自 《生命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