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新品種“五谷704”通過國家審定
近日,由甘肅五谷種業有限公司(聯系電話:0943-5532332)自主研發育成的玉米新品種“五谷704”,經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通過。“五谷704”豐產性突出,在適種地區,較國內玉米種子界“大哥大”的“鄭單958”更具優越的增產性能,成為甘肅省第二個通過國家審定的玉米新品種,對提升甘肅省種業競爭實力和種業科技創新能力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同國內走俏的玉米品種相比,“五谷704”玉米新品種豐產性、穩產性、耐密性、抗逆性等表現突出。在西北春玉米區試驗對比表明,“五谷704”出苗至成熟比“鄭單958”早3天,株型緊湊,密度每667平方米(1畝)可達5000~6000株。抗大斑病和莖腐病,粗淀粉含量高達73.89%,蛋白質含量9.05%。適宜在甘肅、寧夏、新疆和陜西榆林、內蒙古西部地區春播種植。
(甘肅 李準)
2012科技創新:破譯西瓜、番茄遺傳密碼
2012年,我國在農業科技創新上結出了累累碩果,其中,西瓜、番茄等蔬果遺傳密碼的破譯,成為2012年農業科技創新的亮點。 2012年11月25日,從北京市農林科學院蔬菜研究中心(聯系電話:010-51503033)傳來好消息,我國科學家主導繪制完成了世界第一張西瓜基因組序列圖譜,成功破譯西瓜遺傳密碼。另外,2012年由來自中國、美國、荷蘭、以色列等14個國家的300多位科學家組成的“番茄基因組研究國際協作組”,經過8年多的努力,終于完成對栽培番茄全基因組的精細序列分析。
(北京 黃蘭)
雜交油菜新品種“漢油8號”通過國家審定
陜西省漢中市農科所(聯系電話:0916-2216991)自主選育的甘藍型細胞質雄性不育三系雜交油菜新品種“漢油8號”,2012年12月27日通過了第三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審定。
“漢油8號”品種適宜推廣區域為長江上游的四川、重慶、貴州、云南和陜西漢中、安康的冬油菜主產區。
“漢油8號”是陜南迄今為止唯一通過國家審定的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油菜新品種。漢中市農科所也是陜西省繼咸陽市農業科學研究院之后第二家獲得國家審定油菜品種的市級農業科研單位。
(陜西 王志剛)
我國海水珍珠養殖業可望重煥生機
記者從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團隊領銜培育的我國海水珍珠的一個新的育珠貝類——馬氏珠母貝“南科1號”品系,近日通過了由廣東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現場驗收。驗收表明,這一新品系的成活率、優珠率等大幅提高,標志著一度面臨種群退化的我國海水珍珠養殖業可望重新煥發生機。驗收結果表明,“南科1號”品系在湛江的徐聞、雷州完成了種苗養殖生產和育珠,具有殼厚、軟體部結實、成活率高、育珠性狀優良等特點。經過在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進行養殖和育珠試驗,得到了眾多珍珠養殖專業戶的好評。
( 廣東 藍月)
浙江慈溪成功培育出棉花新品種“慈雜6號”
前不久,棉花新品種“慈雜6號”在浙江省金華市舉行現場會。據悉,“慈雜6號”是繼“慈抗雜3號”、“慈雜1號”之后,慈溪市培育成功的又一個轉基因棉花品種。該品種由慈溪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和浙江大學共同合作研發,并通過了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的審定。
據慈溪市農業科學研究所工作人員介紹,“慈雜6號”轉基因抗蟲棉為中早熟轉基因抗蟲雜交棉品種。該品種經過10余年育種以及近7年在全省各地的試種比對,被證明是一種集抗蟲、抗病、優質、省工等優點于一體的棉花新品種,表現出了良好的結鈴率和豐產性,具有較好的推廣價值。
(浙江 黃程 孫云東)
河南省水稻新品通過國家審定
河南省新鄉市農科院繼成功培育河南省首個超級稻“新稻18”之后,培育的水稻新品種“新科稻21”近日正式通過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成為河南省自主培育的第6個粳型國審水稻品種。
該品種適宜在河南沿黃、山東南部、江蘇淮北、安徽沿淮及淮北地區種植。
據河南省粳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負責人、水稻專家王書玉介紹,“新科稻21”品性優異,適合在黃淮稻區大面積推廣。該品種屬粳型常規水稻品種,株高96.4厘米,穗長15.5厘米,每穗總粒數125.7粒,結實率82.7%,千粒重25.8克。中抗稻瘟病,抗條紋葉枯病。另據了解,由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培育的“鄭旱10號”和原陽縣鑫科種業有限公司培育的“原旱稻3號”兩個旱稻新品種,也通過了國家審定。
(河南 李虎成 趙同增 李習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