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流行萌寵的時代,尤其是各種寵物的兒時靚照總是會招來眾人的尖叫與青睞。然而,再可愛的寵物也終有長大和變老的那一天。當大家看到自己的寵物逐漸衰老,失去了兒時的活力,會作何感想?美國攝影師南希·萊文(Nancy LeVine,下稱南希)自2005年起,一直在探索那些老去的狗的生活。如果你也對這些狗的故事感興趣的話,讓我們一起從她的經歷中略窺一二吧。
面對死亡的坦然
南希出生于美國紐約曼哈頓,是一名拍攝新聞和時尚類照片的攝影師。從她身上,我們依稀能看到羅伯特·弗蘭克(Robert Frank)以及他所開創的“在路上”紀實攝影傳統的影子:喜歡旅行,對美國各個地方抱有強烈的好奇心,期待著通過相機接觸和感受不同的民風并體驗他人的生活。2005年,她開始了一次獨特的攝影旅行—前往美國不同地區,尋找那些垂暮之年的寵物狗,并為它們拍照。
作為攝影師,南希希望自己的照片富有張力,“這些狗的生活是能夠令人回味、引發人們思考的。我想這就是一種張力。很多人喜歡拍攝那些‘可愛的’狗的照片,但我希望我的攝影在某種程度上能夠更加深入。”
這并不是一時沖動,南希的想法來自于自己的親身經歷。南希非常喜歡狗,也總是會有狗陪伴在身邊。當她自己曾經養的兩只狗—Lulu和Maxie—逐漸走到生命盡頭時,看著它們從以前充滿活力、到后來日漸虛弱的狀態,南希開始思考生命這個龐大和深邃的話題。
Maxie身體狀況并不好,脊椎有點問題,南希經常帶著它去看獸醫,進行針灸和游泳治療,希望能起點作用。然而,時間長了,南希卻發現,疾病和年齡似乎沒有給Lulu和Maxie帶來過多的困擾,它們不像人類總是在擔憂自己的健康。雖然歲月的印記還是顯現在它們身上,但它們的神情和體態依然優雅,風度依舊。南希喜歡把Lulu 5歲和15歲的照片放到一起觀看,無論是在盛年還是步入老年,它就是那個樣子。她說:“這些肖像以一種強有力的方式在和我溝通。”
南希的發現是這樣:“狗在面對年老和死亡時,它們沒有害怕,沒有恐慌,也不會去預測或多想些什么,一切都很簡單,就像是每天早上起床,往旅程終點邁進一步而已。雖然每一步都變得更加費力與虛弱,反應漸漸遲緩,但它們仍然堅持自己前進,就跟以往沒什么兩樣。”于是,她開始發問:生命的意義是什么?我們該如何面對死亡?最后的日子到底該怎么過?
觸動心靈的情緒
南希通過朋友們,或者朋友的朋友來找到拍攝線索。這些年事已高的狗,被送到當地獸醫診所或者寵物看護機構,使南希有了接觸和了解它們的機會。南希通過各種不同的途徑來尋找這些模特,比如在新英格蘭地區,南希偶然間認識了住在馬薩諸塞州的馬薩葡萄園島(Martha’s Vineyard)上的一位女士,她幫助南希在島上找到了拍攝對象。而拍攝同樣來自馬薩諸塞州的Joon,則是通過新不列顛美國藝術博物館(New Britain Museum of American Art)聯系的。
面對不同的拍攝對象,南希都會花很長時間觀察它們,了解它們的活動習性,了解它們慣于表現出的神態和表情。動物們處在不同的環境中時會有特定的情緒反應,這也是南希要通過照片與讀者分享的。她認為,拍攝感人的動物肖像,其實和拍一幅出色的人物肖像差不多,情緒是關鍵,雖然從照片中看到的是面部表情和神態,但觸動心靈的是另外無形的存在。她希望在每一個特定的環境中,她拍攝的每一只狗都能展現它們自身獨特的一面,展示歲月的痕跡,撥動觀者的心弦。
由于年齡原因,這些狗的動作都很緩慢,很多時候表現得比較脆弱,這也是它們最容易接近的時候。也正因為這樣,每次在拍攝的時候,南希總是為它們的日漸衰老感到難過。在每次按下快門的時候,南希都能清晰地感到這些年邁的狗時日無多。
在這個過程中,南希也了解了很多當地居民以及他們對年老的寵物狗的態度。讓南希感到欣慰的是,她拍攝的每一只狗都有主人的照顧與關愛,都可以安然度過自己最后的日子。“他們看到我的照片也會很興奮,畢竟這些狗是他們重要的家庭成員。人和狗之間的聯系如此密切,情感如此真摯。狗給予主人的是無條件的愛和忠誠,對于很多人來說這能起到治愈的作用。而大多數時候,主人也給了自己的寵物滿滿的愛。”南希這樣說。
有尊嚴的晚年
8年來,南希走過了很多地方,見到了也拍攝了很多步入老年的寵物狗,用照片提醒人們給予自己的寵物足夠的關愛。同時,她也從這些狗身上學到了很多。觀者很支持她為這些狗提供了視覺展示的渠道,用照片發出了它們的聲音。
時間如白駒過隙,對狗而言,日子過得更快。狗的壽命大多不足20年,體型越大,壽命越短,有些大型狗只能活八九年。對于他們的飼主來說,與它們離別雖然痛苦卻無法避免。
所有的生命都必有盡頭。在死亡面前,人類的表現各異,有人惋惜感慨,有人擔心恐懼,有人坦然面對。而這些狗,它們在生命最后關頭的表現卻非常一致。它們要求的并不多,即使步履蹣跚也保持著原有的風度和尊嚴。當南希重新思考生命后,她這樣表示:“我覺得平靜地度過活著的每一天真好,不要有太多憂慮。真希望自己將來也能表現出和這些狗一樣的風度。”
南希在她的個人網站中這樣寫道:“看著現代人對社會保險和醫療保障體系無休止的爭論,我感到很難受。我很難想象如果我們的國家拋棄了那些僅僅需要很少生活保障的人,會是什么情況?我相信,真正的美國人會有起碼的良知和對生命的尊重。在我的旅程中,我看到在這些年邁的狗周圍,是人們的愛心、奉獻以及尊重,這些讓它們有理由繼續生活下去。”
南希的思考最終還是像很多好萊塢電影一樣以溫情結尾,向觀者展示出讓那些老年寵物狗們保持優雅與活力的來源—愛心、奉獻和尊重。然而,再細細品味其中道理,她用照片解答了自己困惑的同時,卻又向社會保障提出了尖銳的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