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天,急診室來了一位65歲的貧血、發熱重癥患者。家屬說患者已經貧血1年多了,一直服用藥物進行治療,但不見好轉,貧血重時就去輸個血,當出現畏寒、高熱,病情加重時,才到醫院治療。入院查體:該患者體溫39.8℃,消瘦,重度貧血癥狀,雙肺布滿啰音。接診醫生馬上對其進行骨髓穿刺和相應的檢查,結果為有重度貧血、腎功能損害、呼吸衰竭,骨髓可見骨髓瘤細胞,多部位X線片提示肺炎和多發性骨質破壞,經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合并肺部嚴重感染。在明確診斷后,醫生馬上給予患者抗感染和對癥治療,但患者病情嚴重,雖及時搶救,仍沒有把患者搶救過來。
后經分析,這個患者已經有1年多的貧血病史了,沒有進行正規的尋找病因和對因治療,到最后病情危及生命,醫生已經回天乏力了。為此,有々家發出呼吁,中老年人貧血不容忽視。
貧血是指單位容積血液內紅細胞數和血紅蛋白含量低于正常值。正常成人血紅蛋白量男性為12克/100毫升~16克/100毫升,女性為11克/100毫升~15克/100毫升;紅細胞數男性為400萬/毫米3~550萬/毫米3,女性為萬/毫米3~500萬/毫米3。一般都以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值的下限作為貧血的診斷標準。貧血表現為面色蒼白,伴有頭昏、乏力、心悸、氣急等癥狀。
血紅蛋白數量減少,人體內紅細胞攜帶氧的能力就會降低,時間長了就會導致體內各個臟器在缺氧的狀態下工作,易引起各種相關疾病。同時,貧血對神經系統也有影響,患者很容易出現頭暈、頭昏、煩躁的癥狀。此外,貧血還會使心臟自身的供血能力下降,長時間的貧血很容易增加心絞痛、心律失常的發病率。老年人心、腦、腎等臟器常因動脈硬化等原因導致供血不足,如合并貧血則造成的危害更大,需要積極治療。
有些老年人認為少吃肉甚至不吃肉有利于減輕腸胃負擔,能延年益壽。其實,老年人長期不吃肉,會因鐵的攝入不足引起貧血,給身體帶來危害。老年人吃得過分清淡,蛋白質或鐵等造血原料缺乏,體內的血紅蛋白含量就會降低,容易引發缺鐵性貧血。植物性食物中也含有鐵,但人體對植物中鐵的生物利用率很低,難以保證對鐵的需要。比如,經常食用的大豆中含有豐富的礦物質,總含量為4.5%~5.0%。其中鈣的含量高于普通谷類食品,鐵、錳、鋅、銅、硒等微量元素的含量也較高。但是,大豆中的礦物質生物利用率較低,如鐵的生物利用率僅有3%左右。
肉類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也含有豐富的鐵,而且肉類所含的鐵易被人體吸收利用,其生物利用率遠高于植物。老年人每天吃50~100克的瘦肉,可以從中攝取蛋白質和脂肪,同時基本滿足身體補鐵的需要。
老年人發生了貧血,首先應查清造成貧血的原發疾病,對癥施治。對最常見的缺鐵性貧血,最好給患者補充含有豐富造血原料即富含蛋白質、鐵、銅、葉酸、維生素的食品,如乳類、蛋類、魚類、瘦肉、動物肝臟、大棗等。此外,應多吃些蔬菜,如菠菜、芹菜、油菜及西紅柿等。
貧血患者往往有食欲不佳和消化不良,因此,要特別注意飲食的色、香、味、形,以引起患者的食欲。
銀菊山楂湯
原料:菊花15克,金銀花15克,桑葉12克,山楂25克。
制法:將菊花、金銀花、桑葉、山楂分別洗凈,一齊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用文火煎煮半小時,去渣飲湯。
功效:清熱養肝,潤膚美容。適用于肝熱瘀阻、頭痛眩暈、失眠多夢、心煩易怒、口苦咽干、大便干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