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向董事會提交的投資議案都會闡述得較好,朱林楚卻指出,一個項目的好壞不是投下去、產出來就行的,而是要變成相應的利潤回來。“我說話、表決不用看誰的臉色。”上海耀皮玻璃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朱林楚對《董事會》直言,“真正要做好獨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首先自身要過得硬。”
差額選舉更獨立
獨董要想自身硬,基礎是利益的獨立。
2009年,耀皮玻璃找朱林楚做獨董之前,雙方沒有交集。他稱對履職獨董的利益“紅線”很清楚、自覺,“獨董津貼每年稅前7萬元,不及做一個課題的費用,何以影響獨立性?”出任獨董,錢并非朱林楚的第一考量,其目的首先是了解公司經營,另外是保護股民利益。一次開股東大會,有個小股東跟朱林楚一本正經地說,希望他能幫他們說說話,朱林楚回答“我們來做獨董就是來維護中小股民的利益的”。
制度層面也有利于獨立。2012年,耀皮玻璃董事會改選,在獨董候選人方面,公司進行了創新:差額選舉。據耀皮玻璃董秘金閩麗介紹,公司用了半年篩選候選人,獨董候選人不采用常規的大股東推薦的方式,而是由公司按任職資格、專業素質及行業專家等因素,選擇對公司發展有推動作用的候選人。
“公司推薦獨董候選人的方式,有效避免了大股東對獨董的影響,提高了獨董的獨立性。差額選舉法也有效地拓寬了獨董候選人的范圍,使公司能夠在更多的候選人中挑選最適合公司發展需求的獨董。”金閩麗說,“引入競爭機制,對獨董候選人就提出了更高要求,有利于他們當選后建立起更高的責任感。從長來看,差額選舉法表現了公司對自身發展及股東回報認真負責,有利于公司內部體制的提升。”
在這種差額選舉中,朱林楚獲得連任。他說,“如果完全由大股東決定,獨董有時可能成為大股東代言人。董事會層面差額選擇獨董候選人,是有意義的。任何事情,沒有競爭就沒有壓力,沒有壓力事情就不一定做得好。”
朱林楚稱自己沒有遇到履職困難。這跟股權結構有一定關系,截至今年6月底的耀皮玻璃前三大股東是:國企上海建筑材料集團持股28.75%、英國皮爾金頓持股19.41%、央企旗下的中國復合材料集團持股16.26%,無一股獨大,三大股東制衡明顯。當前董事會構成是:第一大股東提名的兩人、第二及第三大股東各1人、獨董4人。“應該說,董事會決策過程是比較民主的。”朱林楚說。
專業性是硬的關鍵
獨立性是獨董履職硬的基礎,專業性則是硬的關鍵。
朱林楚1984年入職上海市政府研究室,長期在決策智囊隊伍工作,先后為上海五任市長服務過,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現為上海市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上海經濟年鑒社社長,是上海世博會口號“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提出者。長期做政策研究的他對宏觀經濟、政策比較熟悉。“做獨董要結合自己工作的經驗,發揮自己的專業特長。”朱林楚說。
履職的基礎是了解獨董履職的相關要求及公司情況。朱林楚努力鉆研了履職相關的法律法規。做獨董之初,朱林楚找公司監事會主席聊了很多,向公司相關人員了解了公司的戰略規劃。接觸下來,他對公司的生產經營發展有了底。
朱林楚的特長是決策咨詢研究,注重決策過程的科學化、民主化。他表示,做好決策,要把好全局、市場、戰略。朱林楚在審查耀皮玻璃的區域戰略布局項目議案時,就很注意,戰略上跟公司今后發展的戰略是否配匹,在戰術上如何做有利有節,全面周到,穩步前進。“針對戰略和戰術問題獨董們暢所欲言,討論得很熱烈。”朱林楚說。
他稱,公司董事會這兩年聽取了獨董的很多意見,經理層也采取了有力措施扭轉了公司前兩年走下坡路的趨勢。
問題解決在專門委
讓朱林楚履職感覺較順暢的,還有一個重要因素:耀皮玻璃重視獨董工作機制,特別是完善董事會專門委員會運作。他是公司戰略、審計委員會委員,2012年出席了 4 次戰略委員會會議、3 次審計委員會會議——專門委員會是獨董充分發揮特長的很好的平臺。
對于議案,耀皮玻璃采取專門委員會先討論,形成意見報董事會審議的方式。“每次開會前,基本每個議案會在兩周之前發到手上。公司總裁會在會前與大家交流,第二個步驟是,戰略、審計委員會在董事會開會之前會認真審議議案。如果一個投資項目,直接拿到董事會,討論幾十分鐘,談不透的。他們這樣做應該說是科學決策。”朱林楚說,“這么多年,正式投票我都是同意。因為前面的工作做深、細了。通不過就不上董事會;有漏洞、考慮不周的,再完善。”在專門委員會層面,議案有讓修改的,也有否決的。曾有個項目經營層覺得很好,但審計委員會認為財務數據有瑕疵,否決了。
值得一提的是,監管對上市公司包括獨董的問責越來越嚴,購買董事高管責任險的上市公司越來越多,耀皮玻璃則沒有。“我覺得還沒有到這個地步。目前重要的事情是要進一步明確獨董擔責的明確的界限。”坦言也擔心履職風險的朱林楚對《董事會》說,“讓獨董有個約束,在目前還是需要的。